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低,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苍凉:
“锋芒过露,易折;权柄过重,易倾。
功高震主,古来有之,鲜有善终。
这权势之路,看似鲜花着锦,实则步步荆棘,处处诱惑,噬人心智。
守住本心,方得始终。切记…善始,更需善终。
记住哀家今日之言,无论何时,身处何位,莫忘本心,莫要……步了他人后尘。”
这“他人”二字,虽未明指,但吕不韦那黯然离去的背影,仿佛已在不言之中。
这番话,不再是太后的训示,而更像是一位历经三朝、看透权力本质的长者,对一个前途无量的后辈,给予的最深沉的告诫与期许。
其中蕴含的忧虑与警示,不言而喻。
她看到了秦臻此刻的煊赫与不可或缺,却也预见到了那煊赫背后可能潜藏的危机。
秦臻心头微震,华阳太后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直指他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与诱惑。
他迎着太后的目光,神情肃然,整理衣冠,深深一揖:“太后今日金玉良言,臣…必当铭刻肺腑,永世不忘。
忠君报国,鞠躬尽瘁,此志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臣亦当慎终如始,时刻惕厉自省,不负太后今日谆谆教诲,不负大王知遇信重之恩。”
他的回答,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决心,也暗含了对未来的警醒和承诺。
华阳太后看着他郑重的姿态,欣慰地点点头,不再多言:“去吧,大王还在等你复命。”
“臣告退。”
秦臻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花厅。
身后,华阳太后站在高高的门槛内,目送着他远去,久久未曾移开目光。
那目光中,欣赏、期许、忧虑交织,最终都化作了对不可知未来的深深凝视,直至秦臻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宫苑深深的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