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校尉接过,仔细查验,当目光扫过“萧何”二字时,校尉握着路引文书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面上依旧沉稳,不动声色。
他记得清楚,之前曾收到咸阳左庶长亲自传来的书信,命其留意一个名叫“萧何”、持普通路引自楚国来的少年郎,一旦抵达,只需正常放行,勿需特殊接待,亦勿需声张,只需记下其抵达时日即可。
眼前这位褐衣草履、面带风霜却眼神清亮的少年,可不正是此人!
校尉心中了然,面上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仔细核对印信无误后,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分审视的冷硬:“路引无误,准予通关。秦国律法森严,入我秦境,当遵秦法,好自为之。”
他挥了挥手:“下一个!”
随后校尉便将路引文书递还,再无多余言语。
萧何怔了一下,随即一股巨大的释然和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
过关了!且如此顺利!
他甚至做好了被刁难盘查、滞留关外的准备。
他并未期待任何特殊待遇,能被顺利放行,对他而言已是莫大的幸运。
“谢将军。”
萧何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随后接过路引,收起,默默退至一旁等候甘罗。
紧随其后的甘罗,递上自己的路引文书,他的路引质地明显更好,上面还加盖着特别的印信,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特殊的荐书。
校尉一看荐书落款,乃是相邦吕不韦府中的一位重要家臣,神情立刻更为郑重:“甘罗?”
“正是小子。”甘罗从容应答,气度自若。
“请稍候。”
校尉立刻转身唤来一名军士,低声吩咐几句。
不多时,一辆由两匹健马牵引、带有遮棚的轻便马车便驶至关门前。
校尉对甘罗的态度,此时也变得热情起来:“奉秦相邦府之命,早已在此恭候大驾。路途遥远颠簸,特备此车,还请义士上车歇息,直抵咸阳。”
原来吕不韦求才若渴,对这少年神童,早已做了周到安排,快马传令关照。
这一幕落在萧何眼中,他平静地看着,心中不起丝毫波澜,更无半分嫉妒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