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寒门和世家冲突

周明姝的声音在地窖里回荡,"陛下要的不是开启民智,而是铸造思想的牢笼。"

张昊拾起一卷被篡改的《孟子》,原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字句已被朱砂覆盖,改写成了"君民共治,如舟与水"。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想起三日前在国子监见到的那群寒门学子。

春阳正好,他微服经过国子监西侧的寒士斋,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辩论声。

透过斑驳的窗棂,他看见二十几个穿着补丁长衫的学子围着一个青衫少年,那少年正以指蘸水在木桌上书写。

"陈兄,你这般解读《尚书》,是要掉脑袋的!"有人惊恐地低呼。

小主,

青衫少年却浑不在意,袖口磨出的线头随着他挥动的手臂轻轻颤动:"《尚书》有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若按如今朝廷颁布的新注,岂不是说天子可以代天视听?那与商纣何异?"

张昊的靴子踩断了门外一根枯枝。

满室寂静中,青衫少年转过头来,他眉间有道浅浅的疤痕,眼神却亮得惊人。

当认出太子服饰时,少年不卑不亢地长揖到地:"寒生陈景云,见过殿下。"

"你可知妄议圣谕是何罪?"张昊故意沉下脸。

陈景云直起身子,补丁累累的衣襟在春风中鼓荡:"寒生只知圣贤书中有'格君心之非'五字。若读书人连真话都不敢说,要这圣贤书何用?要这科举何用?"

此刻在地窖里,张昊耳边又响起那个清朗的声音。

他忽然抓住周明姝的手腕:"那个孩子...是不是陈铁匠的遗孤?"

周明姝的瞳孔微微收缩。

去年济南府抗税暴动,带头铸铁为兵的陈铁匠被凌迟处死,临刑前嘶吼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仍在茶楼暗巷流传。

"殿下明鉴。"她轻轻挣开手,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陈景云乡试的策论,请殿下过目。"

帛书上的字迹瘦硬通神,开篇便是惊人之语:"今之世家,非有功于国而世享爵禄,子弟皆沐猴而冠..."

张昊读到一半便合上帛书,胸口剧烈起伏。

这样犀利的文字能通过乡试,恐怕是考官根本没敢往上报。

婴儿突然啼哭起来,周明姝熟练地抱起孩子轻拍:"三日后殿试,陈景云已获荐参加。"

"你疯了?"张昊压低声音,"父皇正在清查与陈铁匠有关联之人!"

"所以需要殿下在御前斡旋。"周明姝将孩子放回背篓,从暗格里取出一幅卷轴,"这是吴道子真迹的摹本,原画已随第一批竹简顺御河而下。"

展开的绢帛上,孔子脚下那条五爪金龙变成了缠绕杏坛的荆棘。

张昊突然明白过来——这不是简单的藏书之争,而是一场关于道统与治权的生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