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是时代造就了企业家

其实是厂长不想让厂里的人和于常进浪费时间,大家都挺忙的。

杨文妮的姥姥做的罐头是一绝,但个人在家做了自己吃和工厂批量生产的商品是不一样的,于常进必须要找个懂行的技术人员,帮他一起筹备。

然后,于常进便几经辗转找到一位老师傅,说明来意后,老师傅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闯劲,而且这个年代私营企业大多都是刚起步,利用身边的资源开罐头厂是个很不错的想法。

老师傅也单刀直入,问他有多少钱,于常进这次实话实说,只有杨文妮投资的那十万,之前他的钱都投到桃园里了,几乎身无分文。他本来还想说,有十万的贷款还没办下来,结果老师傅直接说够了,十万足够了。

老师傅告诉他,星海市罐头厂刚起步的时候连十万都没有,他们去南方进设备都不舍得雇车,两口不锈钢大锅愣是一人一个坐火车背回来的。

就靠两口大锅一台封口机,后来罐头厂不是也干起来干大了。

老师傅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了还能发挥余热,热情仍旧很高,当即就答应帮于常进一起办厂。

后来于常进才知道,现在的厂长是后来调来的,而老师傅是随着企业一路打拼的元老,阅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

饭桌上,于常进一边说着自己最近的经历,一边大口吃着饭,杨建平给他倒酒他都来不及喝,说是先吃两口垫垫。

“你这是几天没吃饭了,不是说了资金不够姐夫这里还有,不用这么节省,饿坏了身子就不值当的了。”杨建平看小舅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直摇头。

“慢点吃,别噎着,先喝两口粥缓缓。”于常娟急忙把凉好的绿豆粥放到他眼前一碗,“大热天的,不好好吃饭中暑了咋办。随便找个小饭店歇歇脚喝口水的工夫还有吧。”

杨文妮说要支持小舅办厂,回来就从财务上支了十万,第二天就把存单给小舅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