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杨文妮一脸慈母笑。
郭新民无奈喊了一嗓子:“都特么闭嘴,先听听二姐是怎么说的,老子在征求二姐的意见呢,你们瞎几把掺和啥,老子要是开了电影院有你们忙的时候。”
别说还挺管用,大家集体噤了声,瞬间只能听到自行车吱吱呀呀的赶路声。
“我觉得可行!”杨文妮非常赞同,又提议道,“但是,电影节目的资源有限,更新换代太慢,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还有一种东西叫录像带,你应该听说过录像厅。”
郭新民像是被戳穿了什么一样,双眼闪烁,肉眼可见的脸红了。
杨文妮在心里暗笑,这小子肯定去录像厅里看过少儿不宜。这帮子小青年别看整天咋咋呼呼的比谁都厉害,内心其实是很保守,很纯洁的。
“回头你可以去星海市转一转,那边什么设备都有,一下就能采购齐全了,就是前期的投资肯定不小。”杨文妮装作什么都没发现,继续分析道,
“赶集的时候,或者有了新片子就放电影,平常可以放录像。回本应该很快,怎么说咱附近暂时没有你就是独一份。”
录像厅与正规的电影院比一直算是另类,给人的感觉是个不正经的地方。
其实录像厅不过是特殊历史时期的过渡性产物,从电影院到录像厅,到家家户户有了彩电,再到后来的高科技家用电器,录像厅就是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杨文妮特地补充道:“先说好了,违法的事儿可不能干,安全问题是最主要的!”
听了杨文妮的建议,郭新民立马自己化解了尴尬,换回原来的笑脸:“真是我亲姐,还是亲姐有眼光,想的长远,赶明儿我就去星海市考察去。”
回到村里,杨文超便把那二十块钱又还给了杨文妮,说是学校那帮混子为了息事宁人,请客掏钱让郭新民和大家大吃大喝了一顿,临走还送上两盒好烟,心甘情愿认郭新民当大哥了。
杨文妮让他把钱留下,耽误他卖山货挣钱了,这算是一点心意。
杨文超正为此闷闷不乐,这个季节开始农忙了,上山打猎的人少,他收不到几只山货,年后又卖不上价钱,忙活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
杨文妮让他别着急,先沉住气,如果杨文妮的买卖谈成了,她需要杨文超继续给她帮忙,反正她不会亏待了杨文超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