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眼下发青,乃是长期熬夜所致。方才我给他把脉,脉象平稳但有太阴经虚,阴风入脏之症,此为伤寒之显。”姜婉茗胸有成竹的说。
“你胡说,我把过他的脉象,他的脉象虽是弱了点但跳动自然平稳,何来的太阴经虚?”灰衣男一脸不信。
姜婉茗淡淡的笑了:“那你再把把看呢,记得每半分留意一下。”
那男人看她态度坚决,于是半信半疑的伸手再去把脉,照着姜婉茗所说去仔细查看。
不久,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竟被姜婉茗说对了!
“这,这是巧了,算你运气好!”他勉勉强强的说。
旁边一个吃瓜路人却忍不住了:“这小大夫说的到底对不对啊,打什么哑谜!”
“对,她说的对……”灰衣男脸色一会青一会白的回道。
“你是不是觉得他身体虚弱,食不下咽,于是给他开了凉性补药?”姜婉茗再接再厉发问。
“是……”此时灰衣男脸上的不服渐渐的消失了,“可这你又是如何得知?”
“对啊怎么知道的,你看见了?”吃瓜群众继续围观。
姜婉茗兀自一笑,十分坦然:“我没看见,但我从患者的体征和脉象中看到了。”
“一年前正是科举前期,天下举子向学,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这名患者想必也是其中一员,每日起早贪黑,昼夜不停,长期熬夜使他不慎阴风入体,脾脏有损。太阴脉虚,会导致身体倦怠、四肢发冷,精神恍惚而至昏厥。”
“此病开始本来无事,只要好好休息几天,调养饮食与作息,再晒晒太阳,去去寒,二三日便可康复。只可惜,”她说着转头瞟了灰衣人一眼,“有人自作聪明,让这阴寒入脾的病人服用寒性药物,还卧床避光。于是阴毒渐深,病人更加虚弱,以至于出现我方才询问的那些症状。”
周围人一片哗然,跟着姜婉茗的动作纷纷向灰衣人投向鄙夷的眼光。
灰衣男子想要反驳又无话可说,于是憋的满脸通红。
姜婉茗继续解释:“这正是阴气入体引发伤寒,病人害病已久,至此四肢沉重身体乏力,以至于时刻瘫软在床,算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了。”
灰衣男子听到这里大惊,至此他已经完全相信姜婉茗了,满脸焦急的问道:“命不久矣?你不是活人不医,专治疑难杂症吗,难道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