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激动了∶"同志,这电影是不是也给外国人放过?"
"你们怎么知道?"放映员就奇怪了,这片子去年确实引进国外,去年赶上国庆还在大城市放映。今年国庆就来给下面农村的同志送温暖,但他们应该不知道才对啊。
"瞎,你不知道吗,咱们大队有三个人参加过这个庆典!"
"就是就是,葵花还在里面说话呢!还说给外国人听。"
他们不知道啥叫解说,就记得葵花说她在里边儿说话了。
放映员翻了翻带子∶"我记得这部纪录片的解说是苏葵同志……."
"是苏葵啊!葵花就是我们大队的!"
这下放映员是真的惊讶了∶"苏葵同志她家就在这里?"
每回电影队来,土包子都是他们,真是难得看一回城里人也为他们的话惊讶,大家都觉得特别骄命
"是啊,你说的是不是就是那个考上京大的,写过小说,还上过报纸,上过广播的教育模范?"
放映员下意识点头,可不就是她吗,别人不知道,他放了这么久电影还能不知道?
大家给他一指∶"你看,那不就是?"
干是苏葵一来.就有一大堆人唰吲地朝她看来
"看,葵花来了!"
"老哥,听说这回是放你们大队那个苏葵演的电影啊。"
"不是演的,是给咱们看京城,看庆典,葵花是在里面给咱们讲的,咱们大队长也在里面!"
"那不是待会儿就能看见他们?"
"不止是他们,咱还能看见首长呢!"
"首长!"
是啊,大家都激动起来,纷纷问啥时候开始。
苏葵和秦晓兰来的,看着已经占满了整个广场的凳子,甚至来晚了只能往树上爬的人,正考虑坐哪儿,结果大家都在喊她∶"葵花,来,你坐这儿,咱给你留了位置的。"
开玩笑,跟谁抢地方也不能跟葵花抢啊,巴不得她就坐自己旁边呢。在大家一致要求下,苏葵就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地方,就和苏全福这个大队长在一块。
还真是苏葵啊。放映员还想说什么,结果人就全跑到苏葵那儿去了。
还是他主动上前跟苏葵握手∶"苏葵同志你好,没想到会在这里跟你见面。"
苏葵也向她问好∶"同志,这一趟辛苦你们了。"
他们确实特别辛苦,就两个人,还要带着那么重的机器四处下乡。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他年纪不大,见到闻名全国的名人还有些激动,"苏葵同志,你比我们辛苦多了,也比我们厉害多了。"
纪录片引进国外,那么多种语言可都是她一个人承包的,这谁能做到?
怕苏葵不信,他还说∶"可不是一个人说的,就是外国人也说厉害。"
另一位放映员也过来加入话题∶"是这样,听上面说,其他国家对这部纪录片评价很高,特别是法国那里,听说还上了他们的报纸和电视的。"
其实这个苏葵知道的比他们多,本次纪录片引进最受关注的本来是苏联,谁知道半路天折,最受关注的成了半路决定加入的法国。
上面对这样的文化交流十分看重,又是弗洛朗大公司亲自过来跟进,还有苏葵给弗洛朗出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在各个媒体上面狂轰乱炸,获得大规模好评当然是在情理之中。
弗洛朗还亲自给她写过一封信告知这件事,感谢她在其中出的力,并且希望下次还有合作的机会。
这消息苏葵知道大家可不知道啊,,听着特别来劲,让放映员给多讲点,那外国人都是咋夸他们的,,他们爱听。
放映员都抵不过这样的热情,连忙喊着要放电影了赶紧溜了。
本来放映前一般都要请大队长讲话的,苏全福知道大家都等不及了,直接喊开始,又想让苏葵讲两句话,苏葵也说让大家好好看就行,这都是组织上对我们的关怀。
也就一句话,大家还拍着巴巴掌,硬是搞得像领导讲话一样。
两个放映员,一个守着发电机,一个守着放映机,随着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标志浮现,电影的主创团队也出现在大荧幕上。
认字的人已经看到了"解说∶苏葵"几个字,忍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一九五九年的京城,此刻正沐浴在建国十周年的欢欣中.……."
随着一道清丽明朗的的声音响起,华国首都京城的风貌正式浮现在大家面前。
"是葵花!是葵花的声音!"
"我也听出来了!"
这下大家都听出了来了,认不认字的人都知道,瞬间就产生了一阵骚动。
还是苏全福出来维持秩序,拿着个扩音器让让大家安静点。
大家赶紧安静下来,别的电影他们都是来看故事的,就这个,一个个从一开始就瞪大眼睛等着找人。
纪录片一开始是庆典前夕,京城的街道张灯结彩,各行各业朴素的劳动人民为庆典做着准备,十大建筑为十周年献礼,随着苏葵的解说一—呈现在眼前,看得从没去过京城的大家一阵一阵地发出惊叹。
尤其是看见首长出来讲话的时候,大家是蹭地一下全部站起来,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等到升完国旗才慢慢坐下。
别说他们了,苏全福经历过的都还觉得激动,敬个礼半天没放下来。
"大队长呢,大队长在哪儿?"
"葵花在哪儿?不是说建林也去了吗,我咋也没看见?"
接下来的庆典仪式大家是眼睛都快瞪上去了,还有想凑到荧幕下去看的,愣是找不着人。
能找着就怪了,这会儿还放的是黑白片,刚刚过去的又是阅兵部队,服装都一样,又不知道周建林具体站在哪里,一晃就过了,谁能认出来?
还真有人能认出来,苏葵为纪录片作解说当翻译,已经不知道翻来覆去看过多少遍这片子,每一秒出现什么她都知道。
"还没…….既然是乡亲们都在问她,苏葵正想说他还没出现,就在下一梯队。
结果周老娘的大嗓门就响起来了∶"谁说我们家大林不在,这个就是!"
她还直接跑上去指了,反正大家左看右看都认不出来,绝不能让人认为大林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