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

文学交流会举办的地点就在华侨大厦。

届时,来自两岸的知名作家将会轮流上台作报告,阐述自己自己的作品以及对文学的见解。

不像是宋万章说得那么简单,这场交流会并不普通,反而是规模空前盛大。

与会人员不仅有华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以及华侨作家,港城作家,还邀请了大陆和港城各界知名人士旁听。

为此,华侨大厦专门开放了一个会议厅,甚至还有记者全程参与。

十分正式,并且十分严谨。

能上台作报告的都是在文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作家,他们的观点基本能囊括此时文学界的所有方向。

苏葵受邀在上面作二十分钟的报告。

凭借她的作品目前取得的成就,华国作家协会一致通过了这个意见。

接到这个消息时,苏葵正在填写入会申请书。

宋万章告诉她,以她目前的文学成果,可以申请加入他们协会,等这次会议结束,作协理事会和书记处会召开会议,审议她的资料。一旦通过,她就能够成为作协成员。

"邀请我作报告?"

苏葵得到陆子光给她带来的这个消息,仿佛是预料之外又好像在意想之中。

"我就知道,没有任何消息能让你惊讶。"陆子光叹息道,"苏葵同学,恐怕你是早就猜到了吧?"

这样聪明的孩子,既让他们挫败又感到骄傲啊。

"这倒是没有。"苏葵笑了笑,"只是之前听您几位说我的作品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现在我总算有些体会了。"

影响力大到可以加入作协,可以在这样高规格的文学交流会上作报告,这确实是她当初创作时没有想到的。

"你这孩子,早该有这样的觉悟了。"陆子光摇头笑,向她解释起开会讨论的始末。

"……我们认为,你的作品是当下一个崭新的尝试,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重大影响,是文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完全具备参与交流的资格。这是作协内部成员一致讨论通过的。"

陆子光看着她,目光分外欣慰∶"苏葵同学,这不是我们让你上台,而是你凭借自己亲自站了上去。

听到几位老师对自己这样高的评价,苏葵笑道∶"听您这么一说,这次我恐怕得好好准备了,怎么也不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

"还需要准备?不是到时候直接上去吗?"陆子光开玩笑道,"老师可没有见过你紧张的时候。"

把这个任务交给苏葵,没有一个人不放心。无它,这个学生实在是太稳了。别说什么好好准备,得知她以前的讲话发言基本都是临时发挥,陆子光心里都是感慨。

这真是天生适合站在台上的人。

走时,苏葵却问道∶"陆老师,到时候是所有作家都会上台阐述吗?"

"倒不是全部,作协有几位都不会参加。"陆子光说,"不过港城的几位作家都会作报告,他们的创作和我们现在的有很大不同,到时候你确实可以好好听一听。"

听起来什么都很正常,苏葵却在里面嗅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这个不一样的信息在看到与会人员名单时更加确定。

十月十日,两岸同胞文学交流会在华侨大厦一号会议厅举行。

会议厅被布置成环形,还为所有人安排了桌椅,《北方日报》的几位记者已经到了,正在准备待会儿的拍照。

宋万章由于要主持会议,很早就来了,苏葵跟随陆子光抵达时,与会嘉宾还没有到,但大部分作家已经到了,正在一起交谈。

徐奚年就是来得最早的,苏葵一来他就看见了。

"苏葵同志,我可是在这里等你好久了。"

见他走过来,苏葵笑道∶"您在这里等我,该不是为了给我引见港城的几位先生吧?"

徐奚年怔住∶"是陆所长告诉你的?"

"我可什么都没说。"陆子光笑道,"你这么急急忙忙地过来,这孩子又聪明,还能猜不到品一

陆子光又对苏葵笑道∶"本是打算为你介绍几位先生,没想到徐主编比我还关心你。昔日批评文章,今日惜才引见,徐先生也算是被你打动了。"

徐奚年想起之前的事,倒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笑道∶"陆所长,批评的事情是真的,我爱惜人才也是真的。"

虽然苏葵的创作不符合他对传统的认知,但对于作品取得的成就他还是认同的。

否则他也不会在作协会议上同意苏葵参与了。

不过刚才听了苏葵的话,徐奚年倒来了些兴趣∶"苏葵同志,既然你陆老师说你聪明,你不妨猜一猜,我要为你引见哪一位作家?"

这时会议还没有开始,大部分到来的人或是站在一起交谈,或是单独坐在椅子上不知写些什么。

苏葵环视一圈,目光就落在一位坐在椅子上的中年人身上。

"我想您是想为我引见那位先生?"没等徐奚年惊讶,她甚至继续说道,"或许那位先生与您应该还有一些血缘上的关系?"

徐奚年一时没有说话,陆子光已经笑道∶"你猜对了,那位徐志达先生正是徐主编的一位远方表亲。"

徐家祖上是个大家族,分出好几支,远在建国前,就有一支就移居了港城,虽然是很远的亲戚了,但这些年还是保持往来通信。

这件事情,作协的人都是知道的。

徐奚年看着苏葵,发出一声叹息∶"说你聪明是说对了。"

不过这样的聪明谁不喜欢呢?他笑道∶"志达算是我的一个表兄,目前担任港城联华书店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然后他又道∶"联华书店目前主要负责发行华国内地的图书。"

说完他就和陆子光一起笑着看着这个"聪明的孩子"。

苏葵了然一笑∶"徐先生,看来您是想要我去自荐了?"

"苏葵同志,这个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啊。"徐奚年笑道,"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是宋主席交代的。"

这还是宋万章的意思?

苏葵心里有些想法,却没有多问,只笑道∶"既然是几位老师的意思,那我可一定好好表现。

徐奚年带着她往徐志达那里去,然而不止是他们,此时又有两个人也向徐志达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