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研究生根据课程写好文案。
最后,拿去和美术学院进行联合创作。
这个模式,倒是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水平,又能够保证账号的运转。
上一学期课程之后,可能也就可以让他们把能够认出的古文字都认全了。
为此,他倒是也打算编纂一个教材。
毕竟,他这边有京华出版社的资源,出书还是很简单的。
不过,他打算让学校的出版社来出版了,毕竟,京华那边古文字的审核,他并不认识,就近,用宁大这边的出版社也是一样的。
这边倒是可以用职务的便利,去简单的催一催。
而且宁大的古文字水平也不差。
所以他现在日程还是很满的。
甚至,他还会给手底下的硕博指导一下设计,毕竟,他让手底下的人,和天越班的学生,都去参加这个设计大赛。
设计大赛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他这边已经收到了三千份的设计。
要知道,一些国际的设计大赛,是那种全民参与的,最高也就五千多份而已,他这边仅仅是大学生参赛,选手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三千。
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啊,哪怕是破五千也不成问题。
完全堪比顶尖的国际赛事。
而且世界级的高校几乎全部参加,凡是有建筑系的地方,他们的学生几乎都会进行投稿。
毕竟这个赛事奖励还是很诱人的。
特等奖是百万的奖金,再加上京华大学这种顶级国际高校的名额。
尽管知道自己可能并不会中,但是,重在参与。
他们还是很有热情的。
毫不夸张的讲,这几乎就是竞赛模式了。
就连其他的几个评委也都是吓了一跳。
在群里纷纷的感叹。
“盛况空前啊,我这边看到了好几个具有特等奖苗子的作品,几乎不逊色于董博士的作品,属于不同的风格,但是都是极为值得称赞。”
“是啊,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各大高校,似乎都在拼尽全力,要设计出最为顶尖的作品来,这可能就是设计圈的百花齐放吧,我看到一些欧洲甚至美洲的高校,他们都把自家的那种艺术风格,重新的进行解构,设计出来的作品极具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