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酒宴散去。
朱棣起身跨进院落, 望着院中在寒风中明灭的灯火,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一声:“长亭……”声音响起,却很快在寒风中消散了。
身后突然响起枯枝被踩中的噼啪声,朱棣不由得转头看了过去。就见道衍着一身僧衣,单薄地立在院落外。道衍见他看过去, 便抬手朝朱棣的方向拜了拜。
“燕王。”拜过后,道衍便动了脚步朝朱棣走了过来。
朱棣似是知晓他要说什么, 挥了挥手:“你且先回去歇息吧。”
道衍却没动。
朱棣倒是没再出声驱赶他。朱棣在院落中站了好一会儿, 他的目光落到了一旁的树木之上,像是在沉默地思念陆长亭。大雪很快落了满身,不一会儿二人便被罩在雪花中了。
朱棣这才松了口,让道衍进了门。
屋内点起了火盆, 暖意散开,道衍低声道:“燕王殿下, 长亭在应天可好?”
“嗯, 尚可。”朱棣兴致并不大高,脸色依旧冷淡。
“如今太子去了……却依旧有皇太孙。想必长亭将来依旧会伴在这位皇太孙左右。”
朱棣面色更见冷淡。没有任何人喜欢自己的人,常与另一人放在一处被提起。朱标也就罢了, 朱标是长兄,他无从置噱。但换作朱允炆……朱棣的确是瞧不上这个侄儿的。自然心中不快更甚。
见朱棣依旧不动,道衍方才低低地道了八个字:“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如果陆长亭在此,一定会发觉到这句注定被载入史册的话,随着历史车轮滚滚,也一块儿被提前了。
道衍密劝燕王朱棣举兵,应当在洪武三十一年。距今还有九年之久。
……
陆长亭新年还当真是在东宫中过的,不过就算如此,他也并未在东宫久留,而是早早就回到了陆宅,照旧陪着三子等人吃了饭,饮了酒,然后才返身回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