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洹上钓叟袁世凯
【陡然看到黄兴和孙武策马而来,加上背后那面迎风招展的红色旌旗,民军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红色旌旗所到之处,一片欢呼沸腾。
那面书写着“黄兴到”三个字的大旗沿着江岸,一路奔跑,甚是惹人注目。黎元洪站在山上,正好通过望远镜看到那红色旌旗,只见那旌旗过后,士气昂然,军心大振,民军士兵们一鼓作气占领了敌方的阵地。
看到这一幕,黎元洪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叹道:“黄克强,果然名不虚传!”】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内。
小皇帝溥仪依然浑不知事地坐在龙椅上,东张西望着,若不是小德张哄着,他根本连坐都坐不住。
而摄政王载沣则面色阴沉地站立一旁。
湖北宣布独立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现如今,别说其他地方,就连北京城里都是人心惶惶。
奕劻、良弼、那桐、徐世昌等内阁大臣们刚刚走马上任没多久,此刻全都站在阶下,一个个如丧考妣。
“说话呀!你们都聋了还是都哑了?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摄政王载沣怒气冲冲地吼道。
奕劻仅仅咳嗽了一声,向徐世昌递了个眼色。
徐世昌虽不情愿,但还是连忙上前禀奏道:“皇上、太后、摄政王,湖北匪首黎元洪刚刚发布了《告全国书》,大肆攻击朝廷,如今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许多省份在图谋独立,要求共和,如不尽快剿灭这伙乱贼,只怕社稷危矣!”
帘子后面的隆裕太后心中焦急,却偏偏拿不出什么主意。此刻听到徐世昌说有许多省份都在图谋独立,不禁慌了起来,急道:“这可怎么办?如今哪里还有那许多兵去剿灭这伙乱贼?摄政王,依我的意思,还是快请外国出兵帮忙剿匪吧!”
载沣没有开口,那桐却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禀皇太后,各国公使都已经宣布要保持中立了,他们是不会出兵帮我们剿匪的!”
众大臣们闻言,更是愁眉苦脸,一个个连连摇头,惶惑不安。
正在众人恍如热锅上的蚂蚁时,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忽然开口道:“其实,咱们朝廷这些年在北洋练的几镇新兵应该还能派得上用场,只是没有一个得力的统兵大将,依微臣看来,若要对湖北乱党用兵,还是得重新起用袁世凯才行!只有他才能指挥得动北洋那几镇新军。”
徐世昌也随声附和道:“庆亲王所言不差,如今也只有请袁世凯出山方才能够收拾局面。”
载沣却不赞同,断然道:“不行,此人心术不端,绝不能起用此人。”
在载沣看来,奕劻本性贪鄙,这番替袁世凯说话,想必又是收了不少的好处,而徐世昌则是袁世凯的换帖兄弟,肯定也会向着他,一旦真要让袁世凯回到朝廷的中枢来,还不定闹出什么动静呢,说不准比那些革命党还可怕!所以载沣根本不想冒险让袁世凯回到朝廷上来。
内阁大臣良弼察言观色,大概能猜中摄政王心中的顾虑,遂开口道:“依微臣之见,既然袁世凯已经削职回籍,在乡疗病,就不必再惊动他了……臣以为,还是速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兵前去征讨,然后再调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容、海琛、海筹三大战舰,沿长江进汉口,水陆合围,夹击黎元洪!则乱党必可一举诛杀!”
载沣沉吟片刻后,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主意,遂道:“好!请皇上下旨,调陆军大臣荫昌和海军提督萨镇冰水陆并进,齐讨乱党!”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数日之后,徐世昌受命前往河南彰德洹上村,这里是袁世凯的老家。那天烟雨蒙蒙,岸柳低垂,满眼的荒凉景色。
“卜五兄,寒舍的秋景如何啊?这样的景致,你在北京城那可绝对是难得一见啊!”如今已经五十二岁的袁世凯并未显出老态,他的身材矮胖,粗脖圆脑,留一条长辫,此时正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塘边垂钓。
袁世凯自1909年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开缺后,就“归隐”回乡。看似归隐,实则袁世凯依然操纵着自己的旧部。这次的“归隐”有些卧薪尝胆的感觉。袁世凯在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烟蓑雨笠一渔舟”的赋闲生活。他每天都把自己打扮成乡村渔夫的模样,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湖边钓鱼。
“慰亭兄,莫非这眼前的景致已经把你的雄心壮志消磨掉了么?此时此刻,你竟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垂钓,我徐世昌真的是想不佩服你都不行啊!”徐世昌打着一把红伞,站在袁世凯的旁边,笑着调侃道。
袁世凯却不动声色地道:“我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眼下还不到出山的时候,只有等到朝廷上所有的人都认为大清朝没有我不行的时候,我再出山!至于现在么,就让荫昌和萨镇冰两人去试巴试巴也好。哼!长江卷起的这股风浪,老夫蓑衣都在动呀!就凭他们两个人,想扑灭乱党无异于痴人说梦。”
袁世凯被开缺后,清政府并没有放过袁世凯,还专门派人在洹上村对袁世凯进行监视。后来看到袁世凯在家如此清闲,一心不问政事,清廷总算松了口气,对袁世凯也放松了警惕。可清廷并不知道,袁世凯和北京旧部依然在暗中联系,观察朝廷的一举一动,等待时机出山。
徐世昌恍然大悟道:“原来慰亭兄坐在这里,是想等着钓大鱼啊?难怪!难怪!”
“你回去之后,如果见到冯国璋和段祺瑞,替我捎句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