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鹿鸣书院

方铜和媳妇则日日去牙行,没错,他们打算继续买地。

主要在淮安府周边、县城周边,最好是连成片那种,好打理。

他兄弟多,到时候分散开,一人管理一个小庄子。

方铜买地,主要是种粮食,他不打算多种西瓜和草莓了。

闺女和他说过,物以稀为贵,等满大街都是西瓜草莓时候,它们也就不值钱了。

儿子则说过,朝廷对耕地的规定,他乱种,身份又只是平头百姓,很容易出问题的。

方铜素来听劝,种地也挺好,他近来在试着两年三季种水稻,产量提高不少。

还有摸索天时。

他和很多种地老把式问过,怎么看天象,每年估摸哪天下种,哪天开始拔草,哪天开始灌溉?

才发现都是有讲究的,他以前种地都是村里人干啥,他干啥。

现在他把问来的东西整理起来,记录下来,就发现规律了。

彦哥儿让他一一验证,等以后教他怎么做表,再规整一遍,有大用。

有啥大用方铜不太清楚,但听儿子的没错。

乡试每三年一次,下次是明年八月。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周子荆打算去江南的鹿鸣书院进学了。

鹿鸣书院门槛很高,非秀才功名以上不能进。

就算是秀才,入学也要考试的。每年只收录三十人而已。

周子荆还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考试名额。

这日,方南枝学完新课,背着药箱告辞。

周老喊住她:“枝枝,去凉亭看看吧,你师侄有事找你。”

师侄?

方南枝反应过来,乖巧“哦”了声。

湖心凉亭风景正好,微风吹过,湖水潺潺流淌,柳叶飘荡,让人心旷神怡。

周子荆盘腿坐在亭下,单手倒酒,一饮而尽,真是惬意无比。

见小姑娘过来,他才微微正色,也没起身,只伸手指向对面,做了个请的动作。

方南枝放下药箱,学着他的样子盘腿而坐。

“师侄,你今日怎么不温书。”她吸了吸鼻子,瞪大眼:“你偷偷喝酒啊。”

她知道,师侄不走御医的路,要去科举,为了乡试都准备好些年,是想一朝得胜。

周子荆翻个白眼:“师姑,我正当青年,喝酒不是很正常吗?用得着偷偷摸摸?”

方南枝认真打量他,半晌点点头,确实,师侄年纪挺大了。

她抓了抓脸,八卦道:“师侄,你都这么老了,怎么不娶媳妇啊?”

“噗!”

周子荆一口酒全喷出来,呛的他直咳嗽。

他捂着心口,震惊道:“咳咳,我怎么老了?我祖父那样的才算老吧?”

“胡说!”方南枝正襟危坐,一副义正言辞模样:“师傅他只是经历的岁月多了,见多识广,但心依旧年轻。”

这马屁拍的,周子荆给她竖大拇指。

他擦了擦嘴角,把话题拉回正轨:“师姑,你已经十一岁,可有想过将来如何?”

原来找她聊人生理想啊。

方南枝想也没想:“做一个名医,还要不断读书,做个名士。”

名医,名士,从古至今可没有女子啊。

周子荆直勾勾盯着她:“师姑,名士和名医。自古分两种,一种隐居山林,一种身居庙堂,不知你想成为哪种?”

方南枝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都可以吧。”

“无论在庙堂或是山野,我都做的是治病救人之事,想做之事,没什么差别。”

她眼神清澈,仿佛能照射出人心。

周子荆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她的真实想法。

这就是祖父说的赤诚之心吗?

祖父说过,他走不了医者之路,因为野心太重,大过了为医者该有的仁心。

“还是有差别的。”周子荆拉回思绪:“身在乡野,你救一人,只是救一人。身在庙堂,你救一人,或许是救众人。”

这话不难理解。

方南枝低头沉吟,突然问:“周家想要我当太医?”

周子荆眼中闪过欣赏。

她说的是周家,而不是祖父,说明师姑很清楚利害关系。

“部分人是这么想的。父亲离开太医院后,周家无人在太医院当值,等再过个几年,怕是大家要忘了周家世代行医。”

周家虽然有心走仕途,但成功的没几个。

周子荆父亲算出息的,但已经多年没有寸进,怕是要终老在御史台。

后代子孙中,除了周子荆,也没太出息的。周家想要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