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不假思索,当即伸出大拇指。
“好~”
小皇帝这次不打算再轻易放过他。
“好在何处?”
范闲眼球转了转,扫了一眼周围,抬手一指后方。
“有山!”
再指前方。
“有树!”
完事儿就闭口不言了。
“……”x3
海棠侧目,眼中的嫌弃溢于言表。
梅呈安偏头,强忍住笑意避免笑场。
小皇帝愣愣地看着范闲,眼中的诧异似是在问,你是认真的吗?
很显然,范先是认真的。
回过神的小皇帝无语的笑了。
“你可真会赏景!”
说罢摇摇头,看向梅呈安。
“梅公子觉得呢?”
梅呈安略一斟酌之后,在范闲的答案上稍稍扩充了一番。
“宫在山上,山上有树,树在宫中,景致清美自然,最稀奇的是,这重重宫檐竟似与整个山景浑然一体,一不显得山色吞没了皇宫威严,二不因宫殿的华美弱了山色之清幽,格外有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外臣赞叹不已!”
“噫?”
梅呈安随口说出的评价,竟同时引得北齐小皇帝和圣女用一种极为诧异的目光看向他。
这两位齐国最顶尖的人物之所以感到大为震撼,只因梅呈安随口说出的那四个字。
天人合一!
要知道,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苦荷一脉讲究的便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此妙诀是他们这一脉的绝对核心,向来从不外传,没想到此时竟被梅呈安通过叙景随口点破,着实有些骇人。
海棠宁静明亮的眼神盯着梅呈安侧脸,似乎想瞧清楚这位早就名噪天下的大诗人究竟是偶然得之,还是真的通过皇宫的景致看出了什么。
范闲看看左边,再看看前面,最后纳闷地看向右边老乡,他没觉得老乡说的话里有什么值得二人这般模样的内容呀,搞不懂。
梅呈安其实也很懵逼,他是知道苦荷一脉讲究天人合一,但并不以为他口中的天人合一跟那个有什么关联,因此并未朝这边联想,他所谓的天人合一不过是记忆有些遥远的哲学课上早已讲烂了的话题,他也没想到随口一说,竟能引得这二人这般惊骇,他不免有些疑惑,开口问道。
“外臣说的可有什么不对?”
小皇帝哈哈笑道。
“没有没有,梅公子所言深得朕心,只是没想到梅公子随口所言,竟是暗合至理,一时间只觉得妙不可言,只顾心中细细体会,故而有所失神,倒是让梅公子误会了。”
说罢他看了海棠一眼,随口问道。
“小师姑以为梅公子所言如何?”
海棠收回目光,言简意赅。
“甚妙!”
小皇帝哈哈笑了两声,扭身入座,抬手示意几人落座。
“范公子,梅公子,请,尝尝我宫中清茗口味如何,小师姑,你也坐吧。”
先前的话题被巧妙地遮掩过去了,梅呈安和范闲在小皇帝对面,背对着外景坐下了,海棠坐在了侧面。
各自饮了一口茶,皇帝忽然开口道。
“二位可知,朕为何要将你们留下?”
这点二人心知肚明,留下他们多半是同意二人提议的合作之事,不过小皇帝东拉西扯迟迟不进入正题显然还存了别的心思,看了一眼默默品茶的老乡,见他没开口的意思,范闲想了想开口回道。
“愿闻其详。”
小皇帝看着范闲笑道。
“两个原因,第一,朕喜爱你的文采,你化名所写的红楼,朕爱不释手,不过这新章回出的速度…委实慢了些。”
范闲嘴角一抽,都到了另一个国家了,还是没能躲过被催更的命运,真是没谁了。
“外臣尽量赶。”
小皇帝目光扫过梅呈安,接着言道。
“再来便是你们二人的诗集,一夜诗尽天下文,这诗集一出,朕也不敢再作诗了。”
梅呈安微微颔首,并没吱声,诗集中他的部分占比远不如范闲,小皇帝也更喜欢范闲的那些诗,这点他还是很有逼数的。
范闲谦虚道。
“陛下的诗好,外臣不敢当。”
小皇帝呵呵一笑。
“不必过谦,朕留你们,其实还有第二个原因,二位一路北上,看我大齐风貌如何?”
“?”x2
梅呈安和范闲闻言齐齐怔了一下,这第二不该是谈合作了嘛?怎么还是扯闲篇儿啊。
二人对视一眼,范闲率先开口。
“山清水秀。”
梅呈安撂下茶杯。
“物华天宝。”
每人只夸四字,谁也不多,谁也不少,随后都闭口不言了,二人的默契再次开始浮现。
海棠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瞥了一眼二人后勾了勾嘴角,这俩明显是有点儿不耐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