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意转身回到桌前,摊开大乾的疆域图,仔细分析起来。
如今大乾最大的两个敌手便是罗国和元夏,元夏被称作马背上的国家,兵强马壮,周围更有卫国、燕国等小国臣服。
这些年一直是苍狼王的虎威军镇守在大乾同元夏的边界,元夏虽时常暗中生事,可几次大战,却都是铩羽而归,生生被打服。
只不过,元夏虽明面上向大乾臣服,暗地里却一直在养精蓄锐,想必若是时机一到,就会再度对大乾发起侵略。
大乾的另一个劲敌便是罗国,罗国毗邻雁城,周边更有西陵、晋国等国。
若说元夏是马背上的国家,将士们人高马大、能征善战,那么罗国则是精兵良将、武器精良、远胜大乾。
沈舒意盯着疆域图眉心紧蹙,大乾山水丰茂、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元夏多草原,粮食紧缺,罗国则缺钱、更是以战养战,将士们看着大乾的士兵都眼红的厉害。
其他诸多小国则同墙头草一般,皆为各自的利益,于夹缝中求存。
这些年吕枭的玄策军代替了当年的姜延虎守在大乾与罗国边境,当年更是在麓山‘十万’将士惨死后,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振奋民心。
也是因此,吕枭才会被封为镇国大将军,而后更是被加封为镇国公。
眼下吕家出事,罗国立刻便生起战事,想来大多数人只会认为,是罗国的探子送了消息回去,让罗国以为主将出事,会影响吕家威望,继而使玄策军内乱,正是发起进攻的好时候。
可沈舒意却认为,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萧鹤羽和吕家一直同罗国暗中勾结,此举怕是吕家所思的破局之法。
毕竟大乾虽有不少武将,可要么太年轻、要么没同罗国交过手。
唯有吕枭以及他的诸多亲信,同罗国交手多年,且旗鼓相当。
再退一步讲,就算大乾有将军应战,可只要玄策军内有人同罗国勾结接应,那便不可能赢,只会重复当年麓山之战的惨状。
如此,接连败仗后,乾武帝将不得不再度派出吕枭带兵应战。
可吕枭大胜几次后,乾武帝又如何再因江南赈灾官银一案,严惩于他?
这个时候惩治一个浴血疆场、九死一生,为大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无异于寒了将士的心、寒了边疆百姓的心!
更何况,这战事若是拖上个一两年,吕枭在前线作战,陛下又如何能惩治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