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钱学森9
“明朝有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不爱仕途爱科学,最大的理想是把人送上天,他是华夏载人火箭的先驱,万户。”
“他手持大风筝,坐在捆绑着47支火箭的飞椅上,火箭点燃,飞椅升向半空。”
“正当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围观群众发出欢呼,突然一声巨响,万户被火团包围,他手握着着火的风筝,粉身碎骨。”
“时间带到近现代,钱学森无疑是华夏航天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但他涉足的行业并不单单只有航空航天。”
“功勋科学家的落脚点始终再于科学,当华夏的航空航天已经初具雏形时,当他已经完成祖国交给他的使命时。”
“他在晚年又开始了新的研究,1978年,他开始研究系统科学,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创立了系统工程的华夏流派。”
“四年后出版了18万字的《论系统工程》一书。”
“1979年,他开创科学技术体系学,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体系的二维层次结构。”
“1981年,他提出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纳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1982年,再添加军事科学,文艺理论,1985年,行为科学,1988年,地理科学,1996年,建筑科学。”
“至此,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成型,它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1个大部类。”
“它囊括了应对任何大型科学技术实验工程的方法和理论。此时的他,已经96岁的高龄。”
大唐时空节点。
长安太极宫。
“想不到啊,按天幕这话的意思,后来的老赵和老朱家对火药的研究还是有点东西的。弄出来的火箭竟然和后世火箭原理一样。”
李世民有些惊喜的感觉,随后又对他们没有针对原理方面去进行后续研究而失望。
“咱们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天幕也不止一次说过,咱们就是注重应用,而不去研究原理。若是咱们也从根本上去了解这些问题,哪有西方什么事?”
长孙无忌话里话外都透露着遗憾。事实上就是自家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导致后来的落后。
“不过虽然咱们缺乏这种探究原理的欲望,但对飞天的欲望却是不缺。这个万户当真是个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