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懵逼的朱棣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2781 字 2个月前

这个疑问一出来,朱棣就给自己找到了答案:肯定是这次的贪腐案规模很大,所以父皇和太子哥哥有事情要让自己做,就如同自己之前猜想得那样。

这么想着,朱棣便立刻主动向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在赶来京师的途中,已经看到不少贪官污吏正押送前来京师,如果有什么需要儿臣做的,请父皇尽管下旨。”

听到他这话,朱元璋不由得和朱标互相对了一眼:这个老四平时不是只喜欢带兵打仗,怎么也突然关心起政事来了?

然后两个人的想法又有点不同,朱元璋是想着老四在地方上几年,终于不再是以前的毛头小子,也开始成长起来了。

但是朱标这边,却是暗暗警醒,莫非老四是开始有野心了?

不管怎么样,哪怕是亲兄弟,一旦涉及到皇位之争,那也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历史上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证明这一点。就算是老朱家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朱标死之后他儿子继位,但是被朱棣夺取了皇位的事件中:首先,朱允炆到底怎么死,或者说下落如何就是个谜,是不是朱棣安排也未可知。

其次,朱棣当皇帝之后,照样是把朱标这一系的血脉不是杀了就是囚禁,反正没有一个最终有好结果。

时间线往后一点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造他孙子朱瞻基的反,最终以朱高煦虎头蛇尾投降结束闹剧,原本朱高煦承诺待遇依旧的,最终他是烤死朱高煦,并杀朱高煦满门。

哪怕朱棣或者朱瞻基在杀人之前都装出是迫不得已,但是在皇位面前,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无情。

此时文华殿内,就听朱元璋开口说道:“这次的贪腐案虽然有些大,但是有爹和你大哥在,还不需要你们来帮忙!”

朱棣一听,那就有点不明白了:既然如此,那父皇为什么把他们这些外地的藩王都那么匆忙地叫回来?

他正想着呢,就又听朱元璋对他说道:“爹把你们叫来,是准备让你们负责在各自的就封之地解决天花瘟疫,如此百姓和他们的子孙都会感恩我们朱家。此事一定要做好,不得闹出半点乱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可先在京师看看是如何接种牛痘,如此便能心中有数。”

按照朱元璋的安排,边疆军中是由主帅负责秘密接种牛痘,解决天花瘟疫的危害。但是在地方上,这事原本应该由官府牵头安排,但他还是安排给了他的儿子们来牵头这个事情。如此用意,不得不说,朱元璋为了朱家江山的稳固也是费尽了心思。

朱棣听到这话,稍微有点失望。竟然不是和带兵打仗有关的事情?

他心中如此想着,却也不敢怠慢,立刻大声领旨。

之前朱标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听到朱棣领旨之后,他却突然开口说道:“父皇,盐田之事是否可以让四弟去办?”

说完之后他看到朱元璋看向他,于是他便又解释道:“我们兄弟中就属四弟最能领兵打仗,而且他负责盐田之法,我们也能放心!”

朱元璋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有点犹豫的说道:“老四的封地在北平,如果让他去福建做这盐田之法,怕是有点不大妥当。”

朱标一听,马上回答道:“盐田之法只要能做成功便成,四弟便能回北平,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再说话,又在考虑当中了。

边上的朱棣听得莫名其妙,什么盐田法,让他一个北平的藩王跑到福建去?

说实话,这种安排,哪怕只是暂时的,对朱棣来说,他都是不乐意的。

在北平那边一旦对蒙元残余用兵,他就必然是主帅。那时候他领的是千军万马,打的就是大仗。

如果去了福建的话,那边都没什么敌人,最多是几个海贼而已,根本就落不了他的眼。

再一个,他在北平已经有几年,也习惯了那边的气候,现在让他去福建,他是真有点不适应的。

不过在这个场景下,朱棣显然没有决定权,他只能呆呆的看着他的太子大哥和他的父皇商量出最终结果。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最关心的是他创下的这份基业能够长久的传下去,能传多久就传多久。

外人有能耐,外人的声望高,肯定不如他自己的儿子声望高,能耐大,哪怕这个外人对他忠心耿耿也是不例外。

从朱海军那边传来的技术,给他的江山做出了改变,肯定会引起大明朝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么由此引发天翻地覆变化的这些人是谁,他也是会计较的。

虽然说所有的这一切来自于太子,得天之助,已经能把太子朱标的声望推到最高,但是具体实施的人也是他朱家的人,是他的儿子,那么他就能够把这些声望都收在朱家的手中,对于稳固他的大明江山有非常大的好处。

要是能保证他的大明江山长长久久,那他也不会大开杀戒去杀那些会影响大明江山的功臣名将了。

基于这个原则,朱元璋在考虑之后,最终便点点头对朱棣说道:“你大哥说的对,你就走一趟福建吧,具体的事情,由大哥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