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说道:“臣等遵旨。”
原本谈话已经差不多结束了,韩爌顿了顿,又说道:“陛下,近日弹劾孙大人的官员太多,陛下总要回复他们,否则臣担心人心浮动。”
他说的也有道理,作为合格的管理者,下面的人提出各种问题,你不能一直不给回复。
这样太任性可不是好领导。
真正有凝聚力有活力的组织,是上行下效的,是上传下达,是上下相互尊重的。
如果皇帝一直事事没有反馈,下面的官员也会养成这种习惯。
例如知县向知府提意见,知府也来个冷处理,岂不是许多事都要被耽搁?
所以治理国家,从来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
管理是有方法的。
崇祯说道:“此事朕自有安排,韩阁老不必担心。”
“是。”
等众人退去,崇祯便换了一身常服,出了宫。
他自然是去孙承宗府上。
当崇祯再次见到孙承宗的时候,他自己也震惊了。
他记得自己是去年十月离开的,到现在,近九个月时间。
而在这九个月时间里,西北和辽东同时爆发大战。
他自己亲自前往前线,后方的军政基本上交给了眼前这个老人。
九个月时间,孙承宗仿佛苍老了二十年。
这是经受了多大的精神压力?
大明朝是没有宰相的,所有权力集皇帝于一身。
这九个月,孙承宗不断发布各种军政命令,这些军政命令都是皇帝没有签字的,却奏效了的。
这每一道命令上都签有他孙承宗的名字,每一次签字,都心中有万钧之力压下。
每一次签字,都是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挑战。
每一次签字,都会引发京师无数官员的讨伐。
“老臣参见陛下。”
崇祯连忙过去搀扶住孙承宗:“孙大人不必多礼。”
孙承宗的手枯瘦如柴一般,在微微颤抖。
跟随崇祯一起来的御医为孙承宗把了脉,然后说道:“陛下,孙大人是劳心过度,伤了根基,此后当多加调养,并无生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