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平衡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676 字 1个月前

保州那里的渤海义军消息,居然是李纲最早来通知秦刚——他安排在北方商人那里的线人帮着带回了在保州的军事顾问团密件。

由于密件用了秦刚特别的加密处理方法,所以也不怕半途被人截获或者抄录,只是里面的具体情况很让秦刚感慨。

而他的提前感慨也没有多少时间,这次的朝廷效率也算是可以了,仅仅迟了一天后也收到了渤海人发来的相关情况,宰辅与重臣都进宫专门召开了小朝会,商议许久难以定下,只得又派人来让秦刚立即进殿参加议政。

秦刚倒也不敢耽搁,立即换上了朝服,迅速地往宫内赶去。

崇政殿内,宰执们对于渤海人当前局势的判断,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根据渤海人送过来的消息称,他们最近与辽国军队进行了四场较大的决战,分别是两胜两负。胜的两场都是守城战,辽军组织了十万大军对他们的保州与穆州进行了攻城战,结果不仅未能攻下,反而在他们坚守成功后出城反击获胜。

只是在击退了围剿的辽军之后,渤海人膨胀了自己的信心,便想着能够继续向北边扩大根据地,于是组建了部队北伐,但是却在野战中被当地的辽军击败。

只是渤海人声称,被打败的两场战斗中的损失并不算大,他们迅速地收缩回到原先的两座城池后,便与辽军陷入到了战略僵持阶段。

对此,宰执们出现了两种意见:

章惇认为,就按他们所知的辽军战斗力,能够据城而守,抵挡得住十万辽军的进攻,并且最后还能出城反击打败对手,渤海人的战斗力非常可观。尽管之后的两仗战败,也是吃亏在野战能力欠缺这一点上。所以,当下在其调整阶段,应该进一步加大扶持,以坐实这个在辽东后方稳定牵制辽人的重要棋子,从而可以不断扩大战果,进一步削弱辽朝的实力。

但是曾布则一如既往地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认为,目前的这些消息,都只是渤海人自己报过来的,不排除他们只报喜不报忧的可能。而且,从常理来说,渤海人自己说“两胜两负打了个平手”,那么更大的可能应该是渤海人吃了大亏,只是在场面上进行一些掩盖,并企图从大宋这里得到更多的援助。所以,应该进一步观望,并通过斥候、间谍得到更多的准确消息后再作出决定。

章惇则反讥道:渤海人反辽之事,至今也已两三个月了,这枢密院也是掌管着天下军情探查之责,但却从来没看到有什么可以侧面引证的有价值信息嘛!

宰执们的争吵,是小朝会上常见的事情,在平时的赵煦是乐于看见的。

但是这次不一样,现在可是事关北境安全以及制辽事宜,他迫切地需要得出一个相对正确且稳妥的判断或决策,而争吵只会令事实更加地混乱,并陷入悬而不决的状况。

于是他下令,让更清楚渤海人情况的秦刚进殿参与议事。

对这点,大家都无法反对。

秦刚身着御赐紫色官服进入了皇宫时,他这年轻得有点吓人的脸庞与这身官服之间的反差,很令那些经过其身旁的官员心里五味杂陈,当然,更会有些官员会主动凑上来拉近乎。

进入崇政殿,这是秦刚首次参加如此重要且高规格的小朝会。

里面站着的,都是宰辅以及两制班的各位重臣,还有与河北及军事相关的监司官员。

“秦卿,你来得正好。有关渤海人传来的情况赶紧拿给他看看。”赵煦示意身边的内侍将渤海人的信件递给秦刚。

秦刚快速看了一下,发现内容并不比李纲那边送给他的多多少。看完之后,他比较谨慎地开口说道:“恕微臣无礼,不知枢密院的机宜人员可曾还有相关的奏报?”

而秦刚的这一问,恰巧与之前章惇的讥笑相适应,倒是将曾布闹了一个大红脸。当然,曾枢密的涵养到了一定程度,面上看不出来,只会将恼怒藏于心底。

秦刚自然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就得罪了枢密使,见众人并无明确的反馈,便就接着自己的话说了下去:“微臣主管沧州军政,在这之前受陛下重托,前往保州渤海人之处联络,曾在渤海军中留了十人作为军事顾问团,明面上是指导他们与辽军对战,并负责监督我们援助的军事物资有无正常使用,实则也可为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情报与信息。”

“啊!秦卿真是深谋远虑,此事有心了!快快说来。”赵煦今天听了底下人争了半天,心里也是明白,关键问题就是出在大家对于渤海人与辽人之战所掌握的真实情况过于单薄,所以一直停留在口舌之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