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城市会拥有较多的人口,特别是英法德这三大列强,他们的首都都是过百万人口的。
相较于马德里来说,他们至少要花费两倍的代价才能复刻出一个不夜城。这还没有计算发电和用电的成本,如果算进去的话,他们花费的代价或许是西班牙的三倍还要多。
这其实也是英法没有及时跟进的原因,别看西班牙建造马德里不夜城没有花费太过昂贵的代价,要是将这笔花费乘以三倍,那代价可就大了去了。
这笔钱用来建造一支庞大的舰队难道不好吗?哪怕是用到陆军当中,不也能打造出一支规模庞大的精锐军队吗?
投入大量的资金到电力这种还没有展现出足够作用的领域,对于英法这两大老牌列强来说,确实需要足够的魄力才能完成。
如果不是德国过早跟进的话,恐怕英国人还能再拖一段时间。如果不是英国跟着德国同时跟进的话,恐怕法国人还能再拖更长时间。
电力的普及对于人类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只有电力普及到各大城市和工业区,和电力有关的设备才能源源不断的出现并且改革出一代又一代。
这其中并不只包括电动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电器和机械设备,同样也是需要电力来驱动的。
电力的普及如同开了一个好头一般,给关于电力的发展创造了美好的未来。而西班牙作为电力普及进度中领先的国家,也更有希望在电力有关的科技和领域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本茨的汽车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早在几年前,本茨就已经研发出了勉强能够应用的汽车雏形。
但这样的汽车缺陷太大,政府和王室采购几辆还行,想要投入商用是完全不可能的。
民众不可能购买一辆随时会掉链子的汽车,更何况这样手工打造的汽车成本非常高,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
本茨等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研究,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解决内燃机不稳定的问题。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要是内燃机的稳定性被解决,也就代表着蒸汽机要被替代。
就目前的科技来说,想要大幅度提高蒸汽机的稳定性,没有20年以上的时间是压根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也暂时不奢望汽车的商用了。建造几辆这样的汽车提供给王室和政府也是不错的,至少特供给卡洛的汽车乘坐起来比马车舒服多了,也会有维修人员随时跟着汽车一起出行,确保汽车不会半路趴窝,或者说半路趴窝也会有人及时修理。
在西班牙大力推动电力普及之后,本茨也突然有了想法,决定在自己制造的汽车模型前面加两个大型灯泡提供照明。
这么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让汽车拥有夜晚行驶的能力。
人们乘坐马车的时候,夜晚是很难提供照明的。不管是煤油灯还是火把,都不可能完全照清楚马车前面的路。
更何况,马匹和人的视力完全不同,人能看清不代表马匹也能看清。而且动物对于火源是天生畏惧的,指望着火把或者煤油灯给马匹提供照明,倒不如指望着皎白的圆月能够反射更多的光亮。
但汽车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汽车前面能安装至少两个灯泡的话,就有希望给驾驶汽车的人提供足够的照明。
汽车不需要看清,驾驶汽车的人能看清就行。这么做不仅能够提高汽车在夜晚行驶的效率和安全性,也能让汽车具备马车不具备的作用。
指望着在马车上安装照明设备是不现实的。毕竟电灯泡需要电力来照明,马车又是随时移动的。
如果安装一个小型发电设备,马车会变得更加笨重,普通的马车是根本不能实现这样的改装的。
或许只有皇室和政府的特供马车才能进行这样的改装。毕竟王室的马车本来就是镶嵌了钢板的,体积也比正常的马车大多了。
在这样的马车上安装简易的发电设备还是有可能的,虽然功率不大,但给几个灯泡提供照明还是没问题的。
之前发电功率不大的时候,马车上安装的发电设备很难照亮瓦数较大的灯泡。但现在,随着发电设备功率的提升,确实有希望在马车和汽车上安装这样的简易发电设备来给电灯提供照明。
这也正是电力的作用,只要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这样的作用就是大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