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一个恶魔时代的落幕

很显然大明帝国不仅以铁和血征服了野蛮的欧陆人,又用文明感化了这些欧陆人。

在柏林百姓袖章接替佩戴完毕后,灵车已经驶出了柏林城区,向着西南方向的奥地利开去。

出乎人意料的是无论灵车开到哪里,无论灵车在什么时候出现,在灵车所行驶的那条街道上总是会有成群结队的百姓出现来送别这些曾经为了他们民族未来而奋斗的殉葬者。

这一幕幕让随车的大明日报记者方大曾感触颇深,他作为战地记者跟随着大明军队四处征战,像自发民众夹道送别这一幕只有在罗斯福的葬礼上有。

而在沙俄鞋匠的葬礼上只有少数人会做出如此的举动,不少沙俄民众甚至是要求把鞋匠的坟墓迁走,不让他埋葬在公墓中。

当时外高加索格鲁吉亚的百姓更是不允许鞋匠的坟墓迁移到外高加索,扬言如果鞋匠的坟墓要是到格鲁吉亚,他们就拿着锤子把墓碑给敲了。

三者均为响当当的人物,可是三人死后的葬礼却相差很大。

这不得不让方大曾感慨死后依然能够获得民心的人物想必是给他的百姓带来了美好的生活,要不然怎么会如此送别?

当灵车驶进奥地利的时候,奥地利的百姓的做法和普鲁士人一样,他们认可了这位来自普鲁士帝国的皇帝,是他让奥地利不再孤单,融入到了一个大集体中。

就连那些曾经反对画家的奥地利人在得知画家自杀的消息后,也是不得不感慨他像是一个爷们儿,有勇气。

莱昂丁镇在这一天更是人满为患,无数的普鲁士士兵和将领们齐聚在教堂后方的墓地中等待着他们效忠的皇帝。

在灵车开进墓地,灵柩被抬下车后,这些普鲁士人争先恐后的用手抚摸着棺椁,他们似乎在默念着一些祷告词,祝愿这些殉葬者们能在天堂过上一个幸福的日子。

“埋葬他们吧!”

现场的大明军官一挥手,这些旧时代的殉葬者们全都被放入到墓坑中,随着一把接一把的黄土抛洒在棺椁上,这些风云一时的人物也是彻底的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