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会好好的照顾普鲁士百姓,毕竟你们也是属于帝国的资产!”
易石在拿到无条件投降书后也是宽慰着凯特尔,只是这样的宽慰颇具调侃的语气,作为“大农场主”的大明帝国自然是希望洋人奴隶越多越好。
有时候这些洋人还不一定能够成为帝国的资产,没有价值产出的洋人只能是帝国眼中的钉子和异端,只有那些能够给帝国带来收益的洋人才是帝国的资产。
1840年7月12日,柏林地区的国防军士兵纷纷放弃抵抗,他们灰头土脸的走出掩体向街道上的大明军队投降。
那些居住在地铁内和防空洞里的柏林百姓在看到明媚的阳光时,只觉得他们重获了新生。
当画家和戈尔选择自尽的消息传到这些人耳朵里时,他们一个个又悲伤不已。
对于这两位给普鲁士人带来的幸福和灾厄,民众们也是褒贬不一,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认同他们两人为普鲁士人的付出。
不少普鲁士百姓还向大明士兵们请求为他们两人的棺材送行,面对这样的要求大明士兵也没有拒绝,只是说着他们不知道上面会如何安排画家的葬礼。
远在威廉海港的邓尼茨将军在收到柏林发来的电报后也是含泪的接受了首相的任命,他将成为普鲁士帝国最后的首相。
普鲁士帝国无条件投降的宣告书也将由他念诵。
威廉海港的无线电广播站内,邓尼茨坐在录音器前朗诵着他所撰写的无条件投降宣告书。
“先生们,女士们,我是邓尼茨将军!”
“我悲痛的向大家宣告我们尊敬的画家皇帝于1840年7月11日凌晨1点在柏林的地下城堡内自尽,戈尔博士也在凌晨3点钟追随了他一同前往天堂。”
“在画家皇帝和戈尔博士的遗书中,我被任命为帝国最后的掌舵人,我将带领着你们走出战争的阴霾,重新的建设我们的家园!”
“我成为帝国首相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保护我们所有普鲁士人的性命,于是我在今天凌晨向普鲁士总参谋部下达了放弃抵抗的命令,所有的普鲁士将士们你们必须向距离你们最近的大明军队投降。”
“这不仅是命令,也是保护普鲁士百姓安全的手段。”
“普鲁士国防军的将士们,你们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证明了你们的忠诚,给我们的军队和国家带来了荣誉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