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地球联邦军的太空舰队的官兵数量依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战舰产能,就现在而言,每个月毕业的舰队官兵,能操作的战舰只有两百多艘,但是地球联邦的五大造船厂里每个月就有大约三千艘战舰驶出船台。
这等于是十五比一的产能,那要如何消化这些战舰呢。
首先是无人驾驶的战舰,目前数量最多的就是等离子炮驱逐舰,这种驱逐舰五万吨级,除了少量自卫火力之外就只有一门不亚于接近巡洋舰主炮威力的等离子炮,整个驱逐舰结构简单,接入大圣的指挥系统之后就是一个会移动的炮台,往往一个舰队超过三分之一的火力都由这些无人驾驶的驱逐舰来提供。
其次就是防空型驱逐舰,这种新的驱逐舰取消了驱逐舰主炮,取而代之的就是全身密密麻麻的中近程防空火炮,配备的百眼巨人防御阵列和防空导弹,主要担任舰队的外圈防空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前正在实验的就是全新的无人驾驶型巡洋舰,这种巡洋舰本质上就是等离子炮驱逐舰的放大版,火力从一门巡洋舰级别的等离子炮升级成了两门战巡级别的等离子炮,自卫火力更加强大,但是战舰质量因为没有驾驶和指挥人员所需的设备的空间而大大下降,整体质量从接近五十万吨一下子降到了三十五万吨,成本也只有标准巡洋舰的六成。
只是现有的“晶岩”智能化核心在驾驶这种质量三十万吨的大型战舰时,在效率和反应上依然不如有人操作的战舰,不过地球联邦军的太空舰队指挥部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种巡洋舰的火力远超驱逐舰,在舰队中将会是整个舰队火力输出担当,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全舰队几乎一半的火力主要都是由巡洋舰来提供的,这是因为主力舰中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往往都是突击的前锋,以强大的护盾和装甲,配合极高的战速,担任突破敌人舰队阵型的任务,而真正维持战线以不断的火力打击敌人整个舰队的,却是看似没那么耀眼的巡洋舰和驱逐舰。
地球联邦军的远期战略目标,就是要实现驱逐舰的完全无人化,和半数以上巡洋舰的无人化,将有限的舰队官兵资源集中在主力舰上。
这时就有战舰设计师从新提出了“武库舰”的概念,就是专注于强大火力输出的战舰,比如抛弃了可以自由移动射界的炮塔,而用多炮管密集排列密集阵火炮对一个方向上的敌人实施强大的火力打击,还有之装备了数千枚远程高速巡航导弹的纯粹的导弹巡洋舰。
然而在太空舰队内部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两种战舰被发现过于极端,使得实际运用中问题多多,武库舰中装备了上百门阵列磁轨炮的战列巡洋舰被发现技术上就实现不了,一百门大口径磁轨炮需要的能源足以跟一个要塞相提并论,即便通过晶体电池解决能源问题,这种火炮阵列也只能发射一两次,而且巨大的后坐力就连重型战列舰也没办法承受,所以这种超级火炮战列舰智能杯放弃。、
不过地球联邦的战舰设计师倒是从中找到了一条相对稳妥的新路那就是放弃了相对灵活的炮塔,也没有采用贯穿整个舰体的巨大化火炮,反而是这折中采取了同方向的固定式光束炮,将火炮数量从一百或者一,变成了居中的三乘三,九门光束炮。
然后加大能源储备更先进的冷却系统,通过能源分配系统将这九门超远程光束炮分组管理,分批开火射击,比如每次三门一组进行射击,每次舰炮射击间隔两秒,就可以在五秒到六秒的时间内连射九炮,然后各十秒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三连射,这样的火力密度就基本上同级别的战列巡洋舰的一倍以上。
虽然这种设计让整个战舰变成了只能向舰首方向开火的炮台,但是增加的火力强度却是实打实的,所以在经过了测试之后,这种无人驾驶的巡洋舰已经开始小批量的装备舰队进行实验。
至于另外一种号称能装备数千枚导弹的武库舰,则是被聪明的舰船设计师做了一个其他人都没想到的大改动,那就是将一条自动化的导弹生产线安装进战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