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黄龙……”
萧辰闻言,若有所思,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古老的记载和传说。
中国古代便以龙来预示皇权,真龙天子是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尊称,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以真龙天子作为皇帝的代称。
这最早便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
《艺文类聚》便有记载黄帝和黄龙之事:“黄帝土德,‘黄龙’见,夏木,青龙生於郊。”
东汉书籍《论衡·骨相篇》,也记载:“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皆在帝王之位。”
《史记》也有记载刘邦:“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龙,其实有很多种颜色,四海龙王都不是黄色的。
东方主木,是为“东方青龙”,西方主金,是为“西方白龙”。南方属火,是为“南方赤龙”,北方属水,是为“北方黑龙”。
应龙是黄龙,“黄色的龙”,黄龙,皇龙,天子之龙也。
龙袍上绣的,大多都是黄色的龙。
应龙本背有双翼。
但龙汉大劫之后,龙族受到了惩罚,应龙也不例外。
因应龙杀戮过重,天道降罚,应龙被剥夺双翼,没翅膀了,就变成纯粹的黄龙了。
敖珺继续讲述道:
“烛龙前辈,率领着祖龙的残部,永镇四海。”
“他们深知混沌之力的可怕,也深知混沌凶兽的凶残。”
“为了防止混沌之力侵蚀三界,烛龙前辈在海底深处布下了重重封印,将那些凶兽牢牢镇压。”
“他们在海底镇压凶兽以抵消无边业力。”
“名为‘龙宫’,实为‘监牢’。”
“而这东海龙宫,看似辉煌壮丽,金碧辉煌,实则却是一座严密的‘监牢’。”
“它的下方,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海底牢狱,那里关押着无数被混沌之力侵蚀的凶兽。”
“龙族子民需日夜巡视海底裂缝,修补凶兽封印,以防凶兽逃脱,为祸三界。”
“而且,龙族还需要定期以祖龙嫡系血脉的龙血、龙魂为祭品,注入封印大阵,以压制凶兽的复苏。”
“不得轻易出世。”
“只能被困在这龙宫。”
萧辰听闻龙族从“洪荒霸主”沦为“天地狱卒”的沧桑经历,心中也是不禁唏嘘不已。
世间万物,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终究难逃盛极而衰的宿命,龙族也不例外。
这三界浩瀚无垠,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海底深处,应该确实是有些东西被深深镇压在其中。
毕竟,“申公豹”就被元始天尊严惩,罚以身体去塞住北海的海眼。
或许,元始天尊就是拿“申公豹”的身体,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祭品,去加固这些混沌凶兽的封印。
萧辰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西游记的时间线其实,开篇就介绍了,其实一直都很明确,是: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西游的故事,是从三皇五帝之后的时代开始的。
而三皇五帝的故事,以及那更为遥远的洪荒时代,对现在的世界来说,都已是属于过去的篇章,不属于他当前所处的时间线。
人族的三皇五帝中,整个西游记里他们从未正面出场,不知所踪。
仿佛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三皇五帝的传奇故事中,唯一在西游记里侧面出场的人物,便是那五帝之中的人帝大禹。
而孙悟空手中的那件法宝“如意金箍棒”,其实并非什么神兵利器,而是大禹治水时,用来测量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
这“如意金箍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硬可软,形状更是随主人心意变化万千。
这功能很明显,就是探查用的,是一件很好的探查法宝。
无论多么复杂的水域,如意金箍棒都能准确无误地探查清楚。
“如意金箍棒”最初的主要用途,便是探查水下的复杂地形,定出江河湖海的深浅,以助大禹治水成功,而非后来人们所知的专门用于战斗厮杀。
就在这时,敖珺带着一些幽怨之色,开口道:
“而,后面的事情,就和你们有关了。”
“我龙族有四根定海神针。”
“它们分别是如意金箍棒、随心铁杆兵、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四根定海神针,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海。”
“这定海神针,其实便是凶兽封印中的一环。”
说到这里,敖珺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定海神针,当初被你们一行人‘借走’之后,凶兽封印便有些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