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前世一

明明是他吩咐的事,可是等真的听到这句话,赵子询恍神了片刻,才能接受这个事实。

她死了。

赵子询没有任何轻松之感,反而觉得空落落的。他压住心底的异样,问:“东西呢?”

钱公公垂着眼睛,从袖口拿出一包明珠,放在赵子询桌前。赵子询沉默良久,问:“人找到了吗?”

“没有。”钱公公耷拉着眼皮,像尊没生气的木头一样,说道,“据内线说,那位中箭后见了一个和尚。他们在帐内不知道谈了什么,之后,和尚就消失了。老奴派人找了三个月,前天,终于在一个山村打听到线索。那个老和尚曾在他们村里落脚,还问去临清怎么走。可惜等我们的人找过去时,他已经消失了。”

唐师师听得似懂非懂,赵子询和钱公公对“那位”讳莫如深,而且三个月前,中箭……结合种种迹象,他们口中的人,应当是靖王才对。

靖王,亦是先帝赵承钧,这天下就是他打下来的。可惜,赵承钧已于三个月前,在战胜回程途中,中了暗箭,毒发身亡了。

没想到,如今,又在赵子询口中听到赵承钧。而且听赵子询的语气,他们在找一个人,那个人是最后见到赵承钧的人,并且带走了什么东西,要去临清。

唐师师觉得奇怪,临清是她的家乡,那个老和尚那样巧,也要去临清?

又没找到人,赵子询看起来非常焦灼。他抿着嘴唇,问:“那个和尚到底带走了什么东西?靖王和他说了什么?”

钱公公摇头:“奴才不知。靖王的主帐看守得严,我们的人冒死靠近,也只听到‘书’‘来世’之类的词。而且当时情况紧急,内应也不敢保证听的是对的。”

赵子询深深叹了口气。赵承钧明明都死了,却还要给他添麻烦。朝臣和他面和心不和,靖王府的旧臣天天嚷嚷着要重查先帝之死,更有人偷偷地找证据。这些虽然棘手,但并不是赵子询最担心的。真正让赵子询夜不能寐的,是赵承钧死前未曾公布的遗言。

他到底见那个和尚做什么,又为什么在密谈中提到“书”?到底是什么书呢?

赵子询绝不认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书,一定是圣旨、密信之类的东西。可是赵子询找不到。

钱公公见赵子询表情不好,像一个没声息的影子一般,悄悄退到落地罩外。

赵子询久思无果,一转头,看到了桌案上的东西。赵子询盯着那包东西,唐师师盯着赵子询。过了很久,赵子询才翻开手帕,从里面拈出一粒珠子来。

明珠饱满莹润,盈盈生辉,戴在她的手上,可想而知会多么好看。

赵子询低低地,不知道说给自己还是说给什么人,慢慢道:“你临到死,都戴着他送给你的东西。”

唐师师眼睛瞪大,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赵子询突然将珠子扔回手帕,他用力太大,珠子从桌子上弹起来,落在地上,砰砰砰砸了三道弧线,虚虚穿过唐师师的身形,滚到柜底去了。

赵子询的心情好像突然变得很差。他站起身,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喃喃道:“唐师师,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他吧。这条命,是他欠你的。”

外面传来宫人的问好声,似乎是淑妃来了。唐师师听到熟悉的名字,摩拳擦掌,打算和前对头一决高下。活着时奈何不了她,死了唐师师也要狠狠吓她一次。

然而赵子询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赵子询挥挥手,说:“朕要朝事要忙,没时间搭理她们。让她回去吧。”

太监将话传给周舜华,自然,语言被修饰了很多。周舜华有些遗憾地应了一声,随后露出温柔的笑:“既然皇上在忙,臣妾不便打扰,这就告退。”

唐师师不想留下来看赵子询那个负心汉,相比之下,她更好奇周舜华。她跟着周舜华走了一段路,等周围没人后,周舜华压低声音,问身边的宫女:“你说唐师师死了,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