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贤良师的一生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宗教的教主在传道之初,总会有一些医术,这是招揽信徒的最好手段,张角也不例外。他懂一些医术,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心理疗法。

给人治病时,他会要求病人先下跪忏悔,然后喝下符水。有些人可能会奇怪,这种装神弄鬼的符水能有什么用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只要一个人确信喝下这水会有奇效,强烈的心理暗示对身体的康复会起到单纯药物所不能起到的惊人效果。

当然,古代人对心理疗法并不了解,有些人喝了张角的符水后病情奇迹般好转,便将其视为神明。一传十,十传百,张角的名气越来越大。

起初,张角在巨鹿一带活动。经过10余年的经营,他的信徒已达数十万人,遍布各地,在大半个中国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作为教主,他获得了神一般的地位,很多人甚至变卖家产前来投奔他。张角的影响力如此之大,难道官府就毫不知情吗?当然不是。

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朝廷,对张角的存在都十分清楚。地方官府并不去镇压,相反,他们认为这是好事。

汉代推崇儒术,但并不排斥黄老。在西汉前70年,黄老思想一度成为汉王朝的主流思想。宦官揽权后,压制党人,禁锢儒家知识分子,迫害太学生。

对于标榜正义的儒学,宦官们自然不会喜欢。而此时以黄老思想为核心的太平道突然兴起,令官府觉得安全放心。

他们认为黄老思想主张清净无为,掀不起波澜,没什么好担心的。因此,他们不仅不镇压,反倒称赞张角“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然而,官府低估了张角。当一个人从凡人走向神时,又岂肯甘心被世俗的权力所羁绊呢?于是,张角改了个号叫“太平道人”,这暴露了他的雄心。

看看四周,这个世界哪里太平?除了汉灵帝之外,恐怕没有一个人认为天下太平,特别是下层百姓。

他们早就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横行霸道,谁不渴望一个太平盛世呢?张角确实厉害,他抓住百姓的心,在“太平”二字上做文章,这是极具号召力的两个字。

即便在1700年后,洪秀全也还打出“太平天国”的旗帜,可见“太平”二字可以让造反者反复使用1700年之久。

并非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司徒杨赐对太平道势力的扩张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遣散教徒,让他们回到乡里种田,这样张角就可不攻自破。

杨赐的属下刘陶也上书皇帝,建议悬赏通缉张角。然而,皇帝正纵情于声色犬马,哪里有心思来管这等闲事呢?

在他看来,天下光明祥和,何必大动干戈呢?正当杨赐等人的奏折被晾在一旁时,张角已在加速暴动的步伐。

他把全国分为36个方,称为36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每方都设立一个领导人,称为“曲帅”,相当于将军。

在暴动之前,必须要先做好政治宣传,给教徒洗脑。张角装神弄鬼,口中念念有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是说要变天了。大汉帝国的历史就要翻过去,太平道的天堂即将来临。这种话相当有鼓动力。

太平道的教徒大多来自下层百姓,文化程度不高,不像清流大人那样会引经据典。但他们切实感受到东汉帝国的黑暗与腐朽,此等腐朽帝国若不死,岂有天理?

除了喊口号之外,张角还要营造神秘的气氛。他暗中派人混入京城,在京城各办事官署衙门的大门口都用白灰写下“甲子”二字。

一时间,一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笼罩京城。张角手下大将马元义在荆州、扬州一带聚集了数万教徒,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