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道光帝:茶叶与鸦片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820 字 1个月前

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都占其总货值的90%以上。在其垄断中国贸易的最后几年中,茶叶成为其唯一的进口商品。这足以看出茶叶贸易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茶叶在英国进口贸易中的突出地位。

839年,英国进口的中国茶叶的价值高达4000多万英镑,其所征收的茶叶税甚至超过了300万英镑,占了英国国库收入的10%。茶叶贸易带来的税收成为英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茶叶成为了英国的“国民饮料”,上至贵族,下至普通民众,都对茶叶有着广泛的需求。到19世纪后期,尽管印度茶、锡兰茶等逐渐兴起,但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当时英国普通家庭的日常开支中,茶叶消费是一项重要的支出。

英政府希望用自己的工业产品换取更多茶叶,英国商人怀揣着对茶叶贸易的巨大期望,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期待能与清政府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当他们踏入清政府的土地,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清政府在道光帝时期,依然坚定地奉行着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向清政府官员提出进行茶叶贸易的请求,却遭到了断然拒绝。不仅如此,清政府还要求英国商人像大臣朝拜皇帝一样下跪。在英国商人看来,他们只是商人,并非清政府的臣民,这种要求让他们感到无比愤怒和屈辱。

吃了闭门羹的英国商人,无奈之下只能另寻他法。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民间。在广州等地,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茶叶。

19 世纪初期,英国对茶叶的需求极为旺盛。当时,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巨大,据统计,1830 年前后,英国进口的中国茶叶高达约 3000 万磅。

英国商人在与清政府进行茶叶贸易的尝试失败后,于 1832 年左右将目光转向了广州,一批活跃的英国商人,约翰·史密斯等。当时的广州十三行,掌控着中外贸易的重要渠道。十三行共有约十余家商行。

英国商人约翰·史密斯试图从十三行的行商手中获取茶叶。清政府对十三行的贸易管控严格,规定茶叶的出口必须经过官方许可,且数量有限制。当时规定每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大约为 4000 万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英国商人只好四处活动。他们来到广州的港口——黄埔港,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进出。英国商人与一些小商贩和当地茶农私下接触,以高价收购茶叶。据记载,当时他们收购的茶叶价格比官方贸易渠道高出约 20%。

而且收集茶叶的方式风险很大。清政府时常派出稽查人员在港口和市区巡逻,一旦发现非法贸易,就会没收茶叶并处以罚款。1835 年,就有一批英国商人在黄埔港被查获,他们收购的约 50 万磅茶叶被没收,同时还被罚款数万英镑。

富商伍秉鉴的家族在广州十三行,茶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伍秉鉴祖籍福建泉州,其先祖在康熙初年定居广东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已参与对外贸易。他的哥哥伍秉均创办了怡和行,哥哥去世后,伍秉鉴于1801 年正式接手经营怡和行,开启了他的商业帝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