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儒林外史与千叟晏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870 字 1个月前

为了此次宴会,宫廷进行了精心筹备。修缮宫门、增添大量炊具食具饮具,还增雇夫役。最初计划邀请 2000 人,后因实际报到人数众多,放宽了年龄界限。

当日,乾清宫内共列筵席八百桌。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过 60 者约 3000 余人参加。既有皇亲国戚、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75 岁的乾隆帝身着盛装出席。亲赐饮酒。接着,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汇聚了各种珍馐美味,以彰显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乾隆帝对众人进行赏赐,包括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其中,乾隆皇帝和纪晓岚还为当时一位 141 岁的长寿老人郭钟岳作了一副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上联中“花甲”指 60 岁,“重开”即两个 60 岁,“三七”是 21 岁,60×2 + 7×3 = 141(岁);下联“古稀”指 70 岁,“双庆”即两个 70 岁,“一度春秋”是 1 岁,70×2 + 1 = 141(岁),堪称绝对

在座的老人们当中不少饱学鸿儒,也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

根据一些史料研究分析,这是一次耗资巨大的宴会。据保守估计每次千叟宴的花销都要几百万两银子。当时清政府的财税也就几千万两。

已成为太上皇,86岁的乾隆皇帝在嘉庆元年(1796 年)正月初一举办了乾隆皇帝的第二次千叟宴。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

参与人员年龄比第一次千叟宴提高 ,70 岁以上才能参加。因为此时乾隆已成为太上皇,自身已是 86 岁高龄,与 70 岁的老人年龄差距相对较小,这样的调整使得参与人员的年龄层次与宴会主题更契合。

第一次千叟宴在乾清宫设宴,列席 800 多桌,参与人数达到 3000 多人;第二次千叟宴列名参席者 3056 人,列名邀赏者还有 5000 人,总计达到 8000 夺人,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千叟宴。

席位布置上,王、贝勒、贝子、公、台吉、一二品大臣在殿内,外国使臣在殿廊下,三品官员在丹陛甬路旁,四品以下官员在丹墀左右,拜唐阿、护军、马甲、兵、民、匠役等在宁寿门外,场面更为宏大、庄重。

这次千叟宴结束后,太上皇及皇帝还宫,管宴大臣分别颁发皇家赐予的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练、貂皮、文玩、银牌等各不相同的赐物。并且赏给 106 岁的老民熊国沛、100 岁老民邱成龙六品顶戴,赏 90 岁以上百岁以下老民兵丁等七品顶戴。

乾隆六十年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嘉庆,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举办第二次千叟宴可以作为禅让大典的庆祝活动之一,还给老人祝付银两,从 70 岁到 90 岁以上,每长五岁为一个档次,分别各赏 10 两、15 两、20 两、25 两、30 两养老银牌一面,凭此信物可在其所在地衙门支取养老费用。

千叟宴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的延续,不仅是一种皇家宴会的传承,更是清朝统治者展示仁德、凝聚人心、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美德,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