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时珍与明朝中医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423 字 2个月前

李时珍(1518 年 - 1593 年),享年 75 岁,是明代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着名医药学家。着有《本草纲目》这部巨着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对 16 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出身在湖广蕲州一个源远流长的医药世家。家中经营着药铺,父亲李言闻医术精湛,仁心济世,在当地备受尊崇。

李时珍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对药草有着浓厚兴趣,能辨别许多药草。其父亲还时常带他到山中教他辨别药草、观察生长情况,使他的药草知识逐渐丰富。

李时珍幼时家境贫寒,父亲虽以行医为业,但鉴于当时医生社会地位不高,仍希望他参加科举获得功名。

嘉靖十年(1531 年)李时珍考取秀才,此后三次乡试均落榜。在准备科举考试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知识,这为其学医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对四书、五经及其他文史典籍的学习,他不仅积累了古代历史文化知识,还进一步了解了古代科技、天文、地理等内容,并能学习前人研究成果。李时珍将所学知识合理利用,为医学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李时珍受楚王朱英燎举荐,进入太医院任院判一职(正六品),主要负责为太医院供应宫廷医药与御医配置。

在此期间,他得以通览太医院所藏医书,还时常出入御药库、寿药房以及京城着名药店,实地观察名贵药物,为重修本草扩充了药物知识。但李时珍认为太医院不宜久留,仅供职一年便托故回乡,

因为有一次,李时珍遇到一位从民间来的重病患者,讲述了家乡缺医少药的困境,百姓们深受病痛折磨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李时珍的内心,让他更加坚定了离开太医院,回归民间为百姓服务的决心。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李时珍自太医院回乡后正式创立东璧堂,此后开始坐堂行医,在民间治病救人、野外考察采集药用植物的生涯。

第二年,被楚王府请去为世子治病。世子痊愈后,李时珍获封王府奉祠正(七品官),兼管王府的“良医所”,成为王府专用医生。

由于常年在民间治病救人,积累丰富经验,同时到野外实地考察,采集药用植物并解剖,仔细辨析外形相似植物气味、功效及用法等方面的差异,发现众多旧本草的弊端和错误,并提出创新观点,为写作《本草纲目》做准备。此外,他还走访各地,采集珍贵药物标本并写下访问记录。

李时珍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一头扎进了医学的花海。他带着徒弟庞泽,开始了漫长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他们走过山川湖泊,钻过深山老林。有一次,为了找到一种传说中的仙草,他们在一座陡峭的山上攀爬。李时珍不小心踩空,差点就跌下山崖,好在庞泽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这样的危险,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

为了弄清楚药物的功效,李时珍常常亲自试药。有一回,他试了一种新药,结果腹痛难忍,上吐下泻。庞泽急得团团转,赶紧去找解药。李时珍缓过来后,却笑着说:“这下知道这药的厉害了,得记下来。”

嘉靖四十三(1564 年),李时珍根据其父李言闻所着《四诊发明》一书,增补精要,完成《濒湖脉学》一卷。 《四诊发明》一书主要论述了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在中医诊断中,望诊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是通过触摸脉象来诊断病情。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也是围绕中医诊脉展开,对脉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类,总结了脉象的特点和对应的病症,为中医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时珍自太医院还乡,放弃仕途,从事着述,继续编写《本草纲目》,并与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相互切磋,探讨学问。为使《本草纲目》早日刻印出版,李时珍于万历八年(1580 年)前往江苏太仓拜访着名学者王世贞,请其为该书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