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张生青丝雨削人道基,焚海天火毁人法相,都显得相当的宽仁温和,当得一声仁者称谓。
最后冯初棠道:“我们怎么说也算是师生一场,你尽管放手去做,我自会站在你这一边。”
卫渊拜别冯初棠,返回自己居处,就有人通报说蔡适之来见。
卫渊对这位先生还是相当敬重的,忙请入正堂,奉上茶水点心。
蔡适之便道:“青冥书院虽然刚刚设立,但已经发现了不少读书种子,现在书院中已经有两百门生了。”
这是大好事,卫渊连忙道谢。青冥书院经史子集、治国治军什么都教,学成出来的自是栋梁之才。
蔡适之又道:“学堂已经开了五所,共有三千余人在启蒙,我弟子有限,实在是收不下那么多人了。不过等书院学生再学一年,就足以胜任开设学堂的要求。那时便不愁启蒙无人了。”
“先生大功德!”
蔡适之抚须道:“青冥初成不久,外敌当前,你采用草木皆兵之策是不得以而为之。但是显然兵多将少。我既然身在青冥,此事责无旁贷。我学生中有十几个熟读兵法,虽然没打过什么仗,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但以之领一支偏师还是能胜任的。”
卫渊大喜,这正是雪中送炭。
青冥扩张太快,中层军官奇缺,当年崔聿带来的十六位少爷小姐如今还剩下十位,个个都变成了统领至少万人的将军。他们当中自然不是人人都擅长领军作战的,但卫渊实在无人可用。
领军有太多繁琐事,太初宫有前途的修士大多不愿意干这些事,象崔聿这样的实属另类。但若不是卫渊的青冥,估计崔聿也是要转头就走的。
又如余知拙、孙宇、徐恨水等,甚至包括风听雨,只要打几仗积累点经验,以他们的天资绝对也是一时名将,但是他们一个都不愿意领兵。
现下蔡适之愿意推荐弟子从军,正是雪中送炭。
蔡适之交给卫渊一份名单,每个弟子项下还有他亲自写的评语,将弟子擅长和潜力,以及性格优缺点都写得一清二楚。
最后蔡适之正色道:“驱除异族,乃我人族万年大计,正是义之所在!危急时刻,我自会出手,拖住一个普通幽巫直到天外怪物到来,应该不在话下。若不是这破碎之地,我其实也不是幽巫对手。”
蔡适之告辞而去,卫渊方叹一口气,颇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