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和亲,也得是他们家女人送到我大明。”
“至于谁想让咱家咱的女儿送出去,咱就灭了谁?”
“亡其国,绝其苗裔,让其明白,敢对大明说出这番话,就要付出这个代价。”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便也是重重点头道。
“没错,我大明绝不和亲!”
朱标也是抬起头朗声道。
“陛下圣明。”
以徐达为首的在场国公们,皆是抱拳道。
“不和亲。”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大明,就该当如此。”
朱棡转过身子,不仅仅是看向朱元璋,更是看向所有人轻声道。
而这声音虽轻,但其话语中的分量,足以震颤他们的灵魂,随之更是皆浑身一震。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来彰显大明之气节,绝对可以使其万世流芳。
刹那间,在场众臣,包括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眼中皆是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震撼,犹如九天雷震,震颤九天,都难以磨灭其分毫。
“标儿,将这句话纳入皇明祖训,让咱后世之儿孙谨记在心。”
“咱大明也当以此为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朱标,十分正色道。
只是过于激动的朱元璋,却不如朱标也马皇后那般细腻的心思。
甚至就连韩国公李善长都有所察觉。
大明的帝都在应天府,也就是曾经的集庆、金陵。
而皇帝坐于应天府,如何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毕竟都已经打到了应天府,那就代表北方已经陷入,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国门?
思索之间,朱标又是看向了朱棡,眼中闪过一抹沉思之意。
但也仅仅是片刻,朱标的身子便是为之一颤,心中也是冒出两个大字。
迁都!
特别是以天子守国门的意思,那就是将帝都迁往北方,毕竟唯有这般,才能算得上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将帝都迁往北方,一旦朝廷兵败如山倒,逃还是不逃?
不逃,江山亡故,何来东山再起之日?
逃了,那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谈,沦为天下笑柄。
想不明白的朱标,心中又是轻叹一口气,但脸上却是没有什么动作。
毕竟这件事情,现在并不适合拿出来讨论。
而且大明朝的国都,朱元璋早就已经跟朱标商议过,那就是一定要迁都。
因为应天府距离塞北太远了,虽是虎踞龙盘,但说到底还是偏安一隅。
而且应天府虽然是六朝古都,经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但终究不是大一统王朝,而且还都是短命王朝,所以在这里定都,只能作为一时。
可讨论究竟将都城迁去哪里?
不仅仅是朱元璋犯了难,朱标也是犯了难。
可今日朱棡的意思,以朱标的聪明,即便不能推演出大概,也能推演出八九。
那就是以北之北,燕王朱棣的藩镇,北平府。
而只有坐落于北平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至于第三个泰山封禅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以布衣之身起兵,历经艰辛,终成帝业,中兴汉室,其功绩昭昭,史册永铭。”
“登基后,汉光武励精图治,扫除战乱疮痍,推行“偃武修文”之策,使社会渐归安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其治下,政治清明,法制恢复,经济复苏,文化繁荣,那这位泰山封禅,有何不可?”
“毕竟再造大汉,为大汉续命两百年,并且开创光武中兴,就已经担得起泰山封禅。”
“再者就是为何推崇汉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