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奇男子——王保保

在《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保保,在小说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只出场了两、三次。但在历史上王保保是一个叱诧风云、纵横天下,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伟人。大概是在洪武初年,岭北和林战役结束后不久,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大宴众将领时突然问大家:“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一着名典故见《明史扩廓帖木儿传》。又据姚明的《清溪暇笔》载,在太祖夸赞王保保为天下奇男子后,“其后民间凡遇有微劳自矜者则诮之曰“尝西边拿得王保保来耶”至今遂成谚语。”也就是说,王保保不仅在明朝廷威名赫赫,在民间也是家喻户晓。

王保保,不象小说中是察罕的儿子,而是察罕的外甥,察罕帖木儿是乃蛮人,汉姓李,字廷瑞,察罕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白”。而王保保则是汉人。元末蛮子起义,察罕在至正12年起义兵,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平定山东,降田丰,“灭贼几尽”。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进了益都城。元惠宗即在军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总其父兵”,开始了扩廓一生中辉煌的一页。扩廓总察罕兵后,急攻益都,穿地道攻城,益都陷落。扩廓生擒守将王士诚和杀害察罕的田丰,剖其心以祭察罕。又献俘益都贼头目200余人于京师,同时派大将关保东取吕州,山东平复。“是时,东自临沂、西逾关陕,无一贼。扩廓帖木儿乃驻兵河南,朝廷依以为重。”

扩廓在平定北方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反而不遗余力地参与元朝内部党争,构乱中原。先是与他义父的战友孛罗发生龌龊,在太原大同之间数度交战,后来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朝廷发生矛盾,逃出北京投奔扩廓,扩廓带兵保护太子还朝,剿灭政敌。“当是时,微扩廓,太子几殆。”扩廓因护卫太子有功封为太傅、左丞相。后扩廓请出兵平定江淮,“诏为河南王,俾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分省中官属之半以自随。卤簿甲帐亘数十里,军容甚盛。时朱元璋以灭陈友谅,尽有江淮地,……扩廓知南军强,未可轻进,乃驻军河南,檄关中四将军会师大举。”但扩廓所檄的这四将军李思齐等都是与扩廓义父察罕同起义兵、齿位相当的老人,根本瞧不起扩廓,也不听调遣。扩廓长叹道:“我奉诏总天下兵,而镇将不受节制,何讨贼为?”于是派他的弟弟脱因帖木儿守济南,防遏南军,自己带领主力入关攻打李思齐等,连年互战。而朝廷一会帮扩廓,一会又帮李思齐等人,后来更命众将合攻扩廓,并削扩廓官职。

直到明兵直捣大都,元惠宗才慌忙恢复扩廓官爵,但诏下才一个月,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已经逼近了大都,惠宗北狩,扩廓勤王不及,大都于是陷落了。大都的陷落开始了扩廓护卫元裔的后半生。当时的形势是,明朝发布“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北伐檄文,明兵根据明太祖的战略先占领了山东,益都守将魏赛因不花投降,明兵诉河上河南,扩廓的弟弟脱因帖木儿在洛水北岸被击败逃走,梁王阿鲁台投降,明兵捣潼关,至华州,李思齐等闻风远遁。于是明兵从德州、长芦一线直捣大都,惠宗北狩,明兵占领大都。

以孙兴祖守大都,徐达、常遇春等人攻打冀中一带,作为进攻山西的跳板,而长城以南的元兵则只有扩廓拥兵山西了。明军还是比较惧怕扩廓的,攻打大都的战略部署基本上是避开扩廓。但大都陷落,明军不得不要面对这个劲敌了,可惜初战虽是扩廓的大胜,但由于惠宗的瞎指挥,致使扩廓全军覆灭。明军占领大都后,常遇春的主力即南下保定、中山、真定做为取山西的北路军。徐达的部队则在漳德一带,作为南路军。作为徐达前锋的汤和部,自怀庆取泽州,形成孤军冒进的态势。扩廓迅派军南击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明将汤和自此败后被调到西部战场,也算太祖的小小惩罚吧。但韩店的胜利却被惠宗的瞎指挥破坏了。实际上,惠宗之逃离大都实在有些仓促,其实以大都城之坚韧是完全可以守城待援的。惠宗逃到了开平,才发现让出大都城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命令扩廓收复大都。扩廓于是集合主力,北出雁门,经保安、居庸关,向北京攻击前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此愚蠢的行动迅速被老谋深算的徐达等人发现了弱点,徐达等人认为北平有孙都督据守,且有坚城,不足为虑,扩廓倾巢而出,太原空虚,明军主力均在太行东南部真定、漳德一带,离太原很近。于是采用批亢捣虚的战术直捣太原。扩廓慌忙回救太原,其部将豁鼻马约降。当时明军骑兵先到,而步兵未完成集结。常遇春向徐达建议:“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徐达采用了常遇春的建议,选精骑夜袭扩廓。“扩廓方燃烛治兵书,仓促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马,以十八骑走大同。……明军遂克太原。遇春追扩廓至沂州而还。”明军在平定山西后,即平定了陕西。然后用兵东部,保卫北平的侧翼,而北元则东有纳哈出,西有王保保,战争逐渐分为两个战场。

明军攻陷大都后,于第二年六月进行了第一次北伐。由常遇春帅步骑九万出北平,经过会州、锦州、全宁、攻下了开平,元惠宗逃到开平以北的应昌,即现内蒙古达来淖尔湖的西南岸,一代名将常遇春,在完成这次任务后,暴疾卒于回师途中,年仅40。代替常应付东面战场的是李文忠。扩廓此时在西方,可能是作为对明军第一次北伐的牵制,扩廓带军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明军派出的援军被扩廓全歼,援军首领于光也被杀死。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立即于洪武三年一月三日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在制定进攻方略时,包括名将徐达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大军直扑应昌,逼扩廓从兰州撤兵,可见徐达等人都不太情愿直接与扩廓交锋。但太祖力排众意,命令明军兵分两路,西路由大将军徐达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寻机歼灭扩廓;东路由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直捣应昌。这是使敌人“彼此自救,不暇应援”的方略。

战事进行到四月,东西两线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东线是北元惠宗突然逝世,元惠宗孛儿只斤氏,讳妥欢帖睦尔,蒙古文献称为乌哈图汗。在位期间荒淫无度,任用奸党,戕害忠良,对南方的反叛也姑息任之。但他心灵手巧,曾制造宫漏,奇妙无比,又会观天象。可惜世祖打下的大好江山毁在手里。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改元宣光。在此国丧前后,李文忠已经先后夺取了应昌外围的重要据点兴和、察罕淖尔等地,李文忠在离应昌百余里的地方从一俘虏的口中得知北元惠宗死讯,督师急弛两日至应昌,“明日克之,获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并后妃宫人……唯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遁去。文忠亲帅精骑追之,至北庆州,不及而还。”。东方战场以北元的惨败告终,《皇明资治通纪》在评论第二次北伐东方战场时记载:“大军所至,朔廷遂空。”西部的扩廓也遭到了惨败,这就是明初的沈儿峪之战。扩廓在听说徐达援兰州的消息后,急忙固守兰州东面的定西准备迎击。四月,徐达在沈儿峪全歼扩廓军。“达出安定,驻沈儿峪口,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一日,达整众出战,大败王保保兵于川北乱冢间,……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度,遂出宁夏奔和林。”西部的战事也结束了。

朱元璋对王保保是非常重视的。《皇明通纪》载,“高帝谓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传国玺;一,王保保未擒;一,元太子无音问。”可见,扩廓在太祖的心中比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还要重要。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朱元璋派两员降将去漠北招降扩廓。一个是扩廓派去守益都的魏赛因不花,此人姓李,名也叫保保,他是察罕的助手之一,曾同扩廓一同攻打益都,因要与王保保区别,所以称老保。他是扩廓留在山东的重将,在明朝大军的攻击下,在洪武元年就投降了,后来朱元璋派老保赴塞北劝降扩廓,“扩廓帖木儿鸩杀之。”另一个则是割据关中的李思齐,也在洪武初年投降了明朝。朱元璋也派他去漠北与扩廓通好。扩廓对李思齐的态度还比较好,“待以宾礼”,不久就派骑士送李思齐回国,到了边境,骑士说,扩廓有命,请留一物为别。李思齐说,我远来无所齑。骑士说,那就留条胳膊吧。“思齐知不免,断臂与之。还,未己卒。”毒死一个,另一个卸了胳膊。扩廓对待叛将加说客的态度可谓创新了。朱元璋对身边的人说,我对王保保屡次招降,如果他投降我不失王侯之位,可以做一代明臣。

况且元朝已经快完蛋了,他却死心塌地地跟随元主,“岂识时务者哉?”可见对招降王保保的失败,朱元璋实在很不理解也很无奈。对扩廓招降的失败让太祖更加敬重扩廓了。他竟然把扩廓的妹妹王氏嫁给了他的第二子秦王朱爽,洪武四年九月,“册故元太傅中书右丞相河南王保保女弟为秦王妃”。洪武四年,正是扩廓在定西沈儿峪全军覆没后不久,太祖此举一方面是对扩廓的招降,另一方面也是对扩廓的敬重。

洪武八年,天下“奇男子”扩廓帖木儿死了。《明史扩廓帖木儿传》载:“其后,扩廓从其主徙金山,卒于哈喇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经死。盖洪武八年也。”这个让明军屡尝败绩,自己屡败屡战的天下奇男子死了。他独自支撑的北元将倾的天下,不屈不饶地抗击新兴的汉族势力,维护了北元的帝系。他死了,不久,北元在明军和瓦剌的打击下也覆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