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想要回答,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

其一,打谁?陈冠侯、白蕲等率军靠近杭州之际,已经漆黑一片了,大年初一、没有月光,城中宵禁、不点灯笼,唐军隐蔽、不点火把,护城河之外有点动静,立即都会引来弓箭。

其二,各司其职、不敢冒险,由于杭州独特的“腰子型”格局,南北长7000米,东西窄,均值为2000米,城门与城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沟通策应,最难绷的一点是,杭州城“一半平地、一半山地”。

南边群山环绕,什么凤凰山、七宝山、将台山、玉皇山等,相应的,人烟稀少、风景优美,怪不得钱俶将子城建立在这边。北边建筑密集,汇集了杭州大部分商业、文化、政府等,更是容纳了杭州三分之二的人口。

一旦打开城门,恰好被唐军钻了空子,冲杀进来……责任太重大了,没人敢冒险。

其三,主动攻击与原计划不符合。

自从腊月廿五,元德昭领军出城之后,各门防御使都接到通知,随时准备“里应外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外合”没有出现,“里应”自然不能妄动。

钱弘亿使了个眼色,钱弘按又耐着性子,不安地坐下。

焦躁的,不止他一个人,若真是开战,杀个你死我活,反倒痛快、踏实了。

现在这种感觉,就如同一根麻绳,下面吊着一个千斤重的铡刀,眼看麻绳一缕一缕地断裂,可铡刀就是不掉下来,不知道啥时候掉下来!

“延世,唐军举动异常,你怎么看?”

“王兄,唐军围城,只敢骚扰,依臣看来,说明唐将对杭州情况了解不足,此举只为暗中侦查。”

钱俶起身,在厅中缓慢踱步,说道:“唐军一路攻克数州数城,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兴头正旺之际,竟然如此克制、没有第一时间攻城,本王确实蹊跷。”

钱弘亿也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西府坚固如铁,城中各军齐整,安排得当、防御严密,区区一万唐军,不足为虑。”

这句话,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不足为虑,一大帮子人一夜不睡?——看看吧,崔仁冀、陈文雅、俞公帛、林克己、司马球、盛豫、孙显忠等人,哪个不是累得(吓得)够呛。

陈文雅近前:“臣附议。待东方破晓、视野明亮,唐寇无处遁形,自是歼灭时机。”

“哦,剡溪,你觉得唐军犯城,主攻方向会在哪里?”

“钱塘门或保德门。”

“为何?”

“以臣看来,西府城门虽多,可唐军可选攻的并不多,无非是钱塘、北关、保德、北土四门。其余七门,要么山势险峻、路途难行,要么水面宽阔、高大坚固。最弱的,就是钱塘、保德二门。”

陈文雅说完,多数人表示赞同,这也和钱俶想的差不多。

城防之战,本质上就是攻击方、防守方的“猜谜游戏”,不仅考验军事实力如何,也涉及到心理、智力的博弈。

唐军是“外来人”,他们在不了解杭州城防信息的前提下,本能地会选择距离最近、看起来最好打的。

保德门位于东南角,就是在“角上”的位置,孤零零、低矮矮,殊不知,它是十一座城门当中,用料最坚固、厚度最大的!

为啥要突出一个角上去?答案,就是为了让敌方靠近了打!城门之外,就是贴沙河、下塘河、大运河交汇处!

钱塘门位于城西一隅,西子湖的东南角,也是在“角上”,这个地方倒真是好打,而且,对面就是宝石山,唐军甚至可以“挖山取土、堆土攻城”。

可是,钱塘门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九曲城”,从五代到隋唐、再到两宋,这一段城墙都是“形势多曲”,道路狭窄,里面有三道瓮城!

而且,唐军真要进攻钱塘门,相邻清波门、涌金门不仅可以出城支援,还能扬帆西湖、水上作战!

见钱俶点头,陈文雅继续补充:“至于东面四门,以及南边龙山门,哼,不说唐军舍近求远,敢攻打一处,则腹背受敌矣!”

东面四门,北土、南土、通江、侯潮,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又都在铁沙河畔,唐军集中兵力打一座门,就已经是旗鼓相当了,其他三门都能援手!

龙山门,就在钱塘江边上,明州管内观察处置使钱弘侒,手下控制着三千钱塘湾水师,等着唐军来!

钱俶抬头,虽然表情平静,内心仍然没底,缓缓说道:“国家陷入今日之困境,罪皆在我。”

众人立即劝诫,否认“罪己诏”的做法,钱俶不为所动,接着说——

“古人言,居安思危!”

“三十余年,未经大事,麻痹大意,兵戈止于眼前方才察觉!”

“天见垂怜、先祖保佑,俶虽无大德,却也勤勤恳恳,苦心经营杭州,终算无心插柳,确保固若金汤!”

“举城上下,当同仇敌忾,驱逐唐寇,还我旧河山!”

众人跪地叩头。

有一点,钱俶确实没说错,他大概三十年的时间,都是待在杭州的,虽然不像钱文奉那样是一个“疯狂园林建造者”,但在城市基建方面,有过之无不及!

只说一点,一窥全面——城门——“城门凡十,皆金铺铁叶,用以御侮”。所有的城门,都用铜、铁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