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这人间

诏道于天 桥下蓝花 3498 字 15天前

他的神情越发平静,且慢剑锋愈发明亮,不可直视。

皇帝陛下嘴角微微翘起,笑容是嘲弄,问道:“百年前你又为何不出剑?”

“为什么?”

王祭洒然一笑,从容抬手。

且慢剑锋指向白皇帝,他说道:“也许是当年我为自己改名王祭,祭奠的就不仅仅是王家,还要再有一位皇帝的意思吧。”

皇帝陛下沉默片刻,说道:“这个解释的确有些意思。”

……

……

孤崖上,顾濯望着天空。

阳光重新出现,为世人所见。

在今天,这样的画面已经出现过太多次,理应习惯。

然而此刻的他心情却莫名有些萧索。

好似又再回到深秋时候。

美酒已经喝完,茶水早已煮老,故人也然离去。

那现在的他还有什么该去做的呢?

……

……

未央宫前的局势不会再迎来任何的变化,胜负在即,这是当下所有人的认知。

与百余年前玄都决战相比起来,今次这一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没有任何一位羽化中人得以置身事外,那就代表一切都会在今天被决定。

诸宗门与世家之主开始在此刻生出分歧,前者于激流中决定蓦然折返皇城,抱着的心思再是清楚不过,后者却是走得格外坚决,毕竟另外两位大秦王将此刻很有可能正在斩杀他们的族人,而世家的传承终究是要落在血脉之上。

幸运的是,在分歧生出后的不久,双方便已达成共识。

不是因为他们放下争执,而是忠于朝廷的强者自长街两侧不断出现,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包围圈,离开已经成为一件奢望的事情。

生死已然在前,余者皆为闲杂。

万守义没有死在皇城中,虽已负伤,仍然真实地活在人群中。

他清楚看见皇后娘娘出现在长街末端,更清楚地听到了接下来的几句话。

“胜负不在此间,而在未央宫前,娘娘你又何必把生死置于此地?”

“你想多了。”

“娘娘此言怎解?”

“再重复上三千遍,我依旧不会死在这里,死的只能是你们。”

……

……

巷里。

自在道人站在楚珺的身前。

没有短暂的告别,林挽衣三人仍旧站在她的身旁。

自在道人目中无人,唯有楚珺,认真说道:“这人间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楚珺眼神微变,说道:“我不明白师叔你的意思。”

自在道人看着她,一字一句说道:“你必然是明白的。”

楚珺沉默了。

她没有说那些应该说的话,比如你是始终在监视着我吗?

否则你何以得知晨昏钟的存在?

她说道:“您真觉得这是我所能决定的事情吗?”

自在道人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如果那位真的无意插手今日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在你这里做安排?”

“既然准备已经做好,那就必然是要付诸于行的。”

“这不正是你今天来到神都的原因吗?”

很简单的三句话,是自在道人为之深思熟虑多日的答案。

楚珺摇了摇头,说道:“你错了,我来神都是为了让我的朋友活下来,而不是为了参与今天这件事。”

自在道人自然不信,说道:“只不过是你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责任罢了。”

楚珺平静说道:“那封信上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对我而言,这就是不存在的事物,我不习惯也不喜欢去理解所谓文字之外的深意。”

听到这句话,林挽衣很自然地想起藏在怀里的那封信,想到信上那几行简洁的文字,眸子里的情绪渐渐复杂。

自在道人沉默片刻后,声音沙哑说道:“但是道门需要你承担起这种责任。”

言语间,他的神情起初是悲痛,继而麻木,最终冷漠。

这句话的意思很是清楚。

楚珺如何能不明白?

少女的回答十分简单。

是不行。

于是。

在烟尘四起的长巷深处,她迎着阳光于冬风中握住道剑,动作平静而坚定。

然后她头也不回说道:“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了。”

深巷一片寂静。

忽有故作嘲弄的笑声响起。

“白痴。”

林挽衣信手拔剑,站到她的身旁,面向那位身成无垢的道门强者,挑眉说道:“你真以为我比你弱?”

陈迟看着这两位少女,叹息了一声,说道:“你肯定比楚珺弱,更重要的是,你们两个加起来也还是要比自在道人弱上无数倍,哪怕他现在伤得不轻。”

林浅水在旁说道:“应该不至于是无数倍吧?”

陈迟很是恼火,喝道:“那就几百倍好了!”

林浅水叹道:“好像还是赢不了。”

陈迟沉默片刻,摇头说道:“我要走了。”

说完这句话,他毫不迟疑地往离开的方向走去,是要置身事外。

林挽衣并不如何失望,因为这本就是不能奢求的事情。

她对林浅水说道:“你也该走了。”

林浅水微微一笑,说道:“有什么好走的,总得留个人给你们收尸吧?”

楚珺心想这话很有道理,道了声谢谢。

自在道人视若无睹。

这些乱七八糟的声音,与正在掠过长街的寒风没有区别。

他漠然迈步往前,无视径直而来的两道剑光。

他的心情越发平静,因为他知道,今天过后自己的名字将会留在史书之上,成为后人必须要看在眼里的那一页。

……

……

那片朱红宫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