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世界,列国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往往是错综复杂、同休共戚的。
发生在观邑这个小城的一场局部战斗,却引起了列国之间的骨牌效应,列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吹皱战国一池春水。
魏国:
庞涓趁齐、赵相争之际,趁机出手,夺取了观邑。
庞涓对外宣称,此举是对赵存无故袭击魏国卷邑渡口,对渡口守军全部杀戮殆尽之报复,给此次军事行动披上一层“义战”的外衣。
至于黑松林被围,庞涓根本没有提及,他这样的世之名将怎么可能有此失策之举呢?
消息传回安邑,朝中的“草根派”奔走相告,言必称大捷。庞涓善兵之名再次甚嚣尘上,“贵族派”则无言以对。
魏侯?此时也急于树立自己的嫡系,以便进一步集权,于是发下君令,封庞涓为上将军,成为魏国最高武职,这是吴起在魏时期都不曾达到的高度。
赵国:
赵将固守不力,贸然出击,致使观邑丢失,果然被赵侯悬首邯郸东门,以儆效尤。
赵国一时搞不清为什么齐、魏双双对观邑下手,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于是暂时咽下了一口恶气,没有及时发兵反攻观邑。
但赵人也不甘心吃这个哑巴亏,赵相国太戊午详细分析了此战的玄机之后,从中发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汉侯俱酒。
太戊午老奸巨猾、老谋深算,他向赵侯种提出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利用列国间的情报网和舆论场,开辟第二条战线。
太戊午派一方面派出行人,向列国通报此战的情况,除了谴责魏国擅起刀兵,侵略成性之外,还将庞涓追击汉侯未果、被困黑松林等情节进行放大。
另一方面,则通过赵国散布在列国的情报人员,将此事添油加醋,街谈巷议,使之在民间发酵,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此举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将魏国放到了汉国的对立面,促使魏国与汉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庞涓居然敢追杀汉侯,汉国一帮骄兵悍将可不是吃素的,找魏国的麻烦那是肯定的。预计会围绕着上郡之地,以及魏侯?与魏侯缓的正统之争而大打出手。
赵国此时尚不与汉国势力接壤,可以躲在身后,坐观虎斗,待魏国国力削弱之时,再出手收拾不迟。
第二个目的,将汉侯俱酒神秘地出现在观邑的消息放出,暗戳戳地将汉侯的前进方向指向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