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的背后有省里一把手,还有杨金国这个副省长撑腰,谁能把他怎么样?所以说秦川在林州时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了他的背景。
一方面秦川有“罪恶之眼”,发现犯罪证据对他来说很简单,破案对他来说并不难,关键问题是破案附带带来的影响和背后的阻力。
如此一来,叠加起来才让秦川在林州市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
可是来到南川市之后,秦川虽然职位升高了,成为了南川市公安局局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但是实际上来自秦川背后的助力却明显减少了。
虽然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知道秦川是这边的省长亲自要过来的能人,但实际上那位省长把他带过来之后,再也没有从明面上关注过他什么,也没有给任何人打过招呼。
秦川已经想明白了,很显然这是林振国他们要求的,他们也许就想看一看自己在没有任何助力的时候能够把工作干到什么程度。毕竟背景只是背景,别人给你的帮助只是一时的,他不能带着你一辈子。
总有一天林振国他们是要退休的,到时候秦川还能去靠谁呢?而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再想锻炼独自面对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晚了。
人就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去锻炼、去培养,去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秦川来到南川之后步步为营、谨慎小心、一步一步推进达到自己目标的最重要的目的。
来到南川市之后,秦川经过仔细的调研,一方面了解了南川市公安局的内部情况,另一方面就在琢磨着先从哪一方面下手。
他之所以把走私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这个利益团体涉及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最大的也就是李建国这个人了。
当然李建国上面肯定还要给他担任保护伞的人,但是这对秦川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上面给李建国担任保护伞的顶多也就是为他的官位保驾护航,不可能深入到他的走私犯罪当中去。实践也确实证明,在后续的证据收集过程中,李建国就是最大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