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桂和刘春芳不以为然,她们今天今天过来本就是赵青松的意思,找个理由拿捏住薛家二房,到时候赵家就可以换人结亲。
当年订下薛双双的时候,赵家还很穷,赵青松也没考中秀才,看中了薛顺和陈秋娘两人老实本份干活踏实,到时候结了亲,能帮衬赵家一把。
谁知后来赵青松考中秀才,成了秀才老爷,而薛家二房的日子却越过越差,只会给整个薛家当牛做马,家里一分余钱都没有,赵家对这门亲事就变得不满意了。
何况赵青松只顾读书,不事生产,还把儿子也一起弄去读书,家里越读越穷,就想找个家里条件好、能用嫁妆补贴家用的儿媳妇。
薛家二房显然达不到这个条件。
再加上因为薛老太的苛待,薛双双营养不良,十四岁了还没开始长,个子矮小,面黄肌瘦,赵学文更是嫌弃她长得不好看,娶回来丢了他这个读书人的脸,成天在家里闹,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正好这个时候,薛家大房频频示好,隐隐透露出来想结亲的意思。
薛家大房有个儿子在县里读书,勉强算是读书人,薛福每年在镇上打工干活,这么多年应该积下不少银子,还有一个儿子在镇上学木工,也能稳妥的赚钱,家里就薛如意这么一个女儿,薛福也表示,愿意给女儿多些嫁妆,让她风光出门。
赵家人一合计,这亲事可比薛家二房划算多了。
可他们赵家和薛家二房的婚事早就订下十几年,现在忽然反悔,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除非薛家二房主动退婚,又或者他们赵家有不得不退婚的理由。
而现在,李月桂婆媳就是捏着薛双双的把柄上门的。
刘春芳撇撇嘴道:“我和婆婆到薛家做客,好好说话,怎么叫犯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