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穿着札甲是没问题的,但随着继续往西北方向,就会越来越冷。
这也等于是朝廷给军官们的特权。
另一行则是他家的房产,商铺,田产登记。
咸新守将赵叔昌知道蒙军屠城厉害,果断投降了,接着帮蒙军去招降后面的朔州,然后高丽麟州守将洪福源也率全城一千五百户投降蒙古。
开会前,老上司军统制白仲奇单独和他聊了聊,让他好好和参军相处,这是朝廷新的改制,要习惯,他自然一口答应。
“是是是,不能小气。”宋田当然只能说是。
这布面甲相当于铁甲,棉甲,皮甲三层,虽然下摆没什么铁片,但肩胸等部加强了。
自从当年打完章丘之战,山东这边兵马好几年没打过了,每年就是训练训练。
“好像是这样。”白仲奇道:“我军里那参将,是福建来的,哇,一口福建话,老子完全听不懂。”
开完会后宋田就知道要打仗了,心中也有点激动。
高丽官员听的拼命点头:“蒙人残暴不堪,唯有大宋二义之师。”
期间宋田心里还是有点小慌的。
但有了布面甲后,就可以不用穿几层甲。
结果下面纷纷大叫,我们都耐寒,谁特么不耐寒,还是男人吗?
宋田突然想到什么:“以后参军是不是都是从外地调来的?”
宋田立刻道,不多不多,朝廷花钱养着咱们,还给咱们分田,咱们交税是应该的。
去年也是这六人,去年他夏粮加秋粮,平均每亩产出约两石。
对方笑笑,摇手示意他暂停,接着道:“农忙时缺人手,朝廷能体谅,但军中有军中的规矩,训练就是训练,岂能擅自出营干农活?”
虽然当时真正的蒙军本部人马也就一千人。
一亩要支付六斗,显然比军士们贵,但赵华说的没错,宋田既不缺钱,又不缺粮,以后不能轻易违规。
高丽官员又愣了下,然后道:“守军顽强不屈,军民奋力而已。”
赵华便问:“宋将军对朝廷税收有什么想法吗?觉得交的多吗?没关系,朝廷在调查民意,有什么说什么?”
以后非休息日的兵士出营,都要通过他们审核登记。
赵华又拿出一个调查结果,递给他签字,宋田看了看,暗暗松了口气,调查结果还是不错,部下也没乱说。
众军在到登州海边整训,熟悉了一个多月,然后分批坐船前往济州岛。
你今年夏粮产了多少,秋粮预计有多少?你打算给部下多少工钱?去年给了吗?是不是也是这六人?
宋田也很有耐心,一一回答。
而且参军一年一换,王梁说,只会跟他们一年,很快会换人。
因为山东也有部份两淮地区的人和靠近两淮的军士。
“。。”那高丽官员半天没回过神来,片刻之后,脸上缓缓挤出一丝笑容,讨好的道:“将军说有道理。”
“没错,是这样。”宋田心想朝廷现在真厉害,什么都记的清清楚楚。
按照以前地主家的佃户来算,对面收入还不如佃户。
四周宋军军将们顿时纷纷叫着,蒙军野战也是个屁,打他们像打狗一样。
这高丽官员到济州岛前,高丽国内已经派了六次使者往临安求救,最早的一批八月底就到了临安。
等宋田带人回来,运了一车的新盔甲到营中。
宋田这才知道,对方也参与了当年对蒙军和张荣的一战,只是不在一个军中,对方是彭义斌的直属部队。
蒙军没打下西京,全军调掉方向,先后又打下黄、凤等州,直逼开京。
他们三万大军陆续来到济州岛,然后在这边又分配新布面甲,继续整训。
这参军官不大,权不小。
高丽军在国内几次大败,大部份都是擅自野战失利。
宋田比较意外,片刻后就见到了参军王梁。
但毛皮不是全部,主要在肩部,前胸,后背,左右大腿。
蒙军在麟州整编了下,编入新降高丽军五千,全军三万人兵分三路,开始往高丽腹部进攻。
宋田他们十一月从登州出发时还不算冷,到济州后,这边天气暂时也算好。
宋田他们这些统兵大将都随身带着几套甲,以后打算里面穿布甲,外面套札甲。
他高高兴兴的报道,朝廷重组了兵马。
“总之朝廷的意思,希望军将们多用街坊邻居或乡间的百姓,只要工钱给足,百姓们也愿意帮忙。”
接着就开始问话,他今年种田叫了几个人帮忙,是亲戚还是军士,另告诉他,不要隐瞒,帮忙的人都要叫过来问话。
这时他们才知道,八月份蒙军进入高丽,正式展开了对高丽的第一次战争。
“宋将军,你看看田产这里没什么问题吧?”
可见有外敌入侵时,高丽的反贼也愿意共赴国难。
这批宋军几乎都参加过当年章丘之战,对面就是蒙军。
这时对方拿出一本册薄,上面盖有朝廷相关公章,接着掀起几页露出宋田的一行,然后要请宋田先签个字确认。
他是一将正将,副将周军,炮兵一将主将钱大青,副将李忠孝等几个麻将搭子全在这里。
这些在各部排第三位的主官,主抓纪律和后勤,不抓军事和训练。
九月十日蒙军兵临高丽陪都西京(今平\壤),但没有攻克。
但军士们活也少,不是天天来帮忙的,只有休息的时候,少量能出营。
想想当年老杨百万大军远征高丽,同样拿坚城没办法。
所以在火炮火药没有盛行的时候,坚壁清野和守城,是对敌军入侵最好的办法之一。
此时蒙军正包围高丽京师开京,并在招降高丽,高丽也正和蒙军讨价还价,双方一个在逼降,一个在拖延时间,等待宋朝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