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连悠妙立志

虽然临近年关,所有人都很忙,但由于各部门各分子公司都有人负责,所以,李树就答应跟着连悠妙去参加了基金会的几次活动。

这一学期一开学,南沟小学仅剩十四名学生了,所以,连悠妙已经不再当代课老师了,她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基金会上。

有尹霞的照顾,再加上她放弃了那微薄的工资,还有就是有心人也打听到了新来的招商局局长就是连悠妙的父亲,所以,没有人来找事。

连悠妙只是一周给学生们讲一节关于思想品德的课,其余时间都是写写文章,在钱贝贝的陪同下四处转转,拍些照片,管理下基金会什么的。

这两年,基金会在她的主持下资助捐赠的钱和物共计达到了二十多万。

虽然说总数额并没有多高,但捐赠的二十多个图书角,十几个图书室却持续发挥着作用,很多山区的孩子通过图书角或者图书室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她也喜欢跟那些学生打交道,她认为,每一位孩子都有读书的权利。

她的个人微薄上发的都是偏远贫困学校,贫困学生的事情,并且聚集了很多心善的网友。

不过有一点她把握的非常好,那就是不收网友们捐赠的款项衣服等,只收书籍和文具。

因为她说过,她只是个老师,收款项和衣服的话怕管理不好,如果有网友想捐款项的话,可以给相关部门。

再加上,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免费了,所以,最需要的就是文具和书籍。

看到连悠妙高高兴兴的跟学生们做游戏沟通,李树也不禁轻松了许多。

不过,当创业青年评选组委会过来采访李树的前一天,李树陪着连悠妙去杉州深山一座小学捐书籍文具,在这里,连悠妙听说了一个事情,这让李树和连悠妙都非常诧异!

“连老师,我姐姐学习非常好,但我爸爸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上学!”

这是在杉州东岩乡小学,当连悠妙给学生们讲了节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是走出大山过上好生活的课后,给学生们发文具的时候,一名五年级的男孩子悄悄给她说的。

连悠妙当即向学校里进行了的求证。

校长对这名学生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小刚的姐姐叫董玲玲,从小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我们乡里近几年第一个考上高中的,要知道,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是拿个初中毕业证就出去打工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