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规矩

“给客户画像?”

除了王跃华好像明白了一点之外,耿莹莹和严彬都是一头雾水。

其实准确的说,给客户画像出现的很早。

第一代的画像是给顾客贴标签,目前很多销售公司或者销售店铺都在做这件事情,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店员的“眼力价”,从顾客进店起,店员就对这位客户有个基本的概念。

他穿着如何,神态如何,目光瞅向什么商品,我该怎么介绍。

试探通过外表和顾客的行为来分析出他的目标商品,从而根据不同人说不一样的话展开推销,以期成交。

这也是人们所说的“销售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原因。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后,很多人不会在表面上流露出自己的兴趣,为的就是避免销售人员喋喋不休的推销各种产品。

第二代的画像应该就是刚出现的互联网时代。

刚开始出现的门户网站一般都是综合的,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信息,以期吸引所有阶层的用户,因为用户量大的话,那网站上广告的费用也就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网站为了抢流量,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或者优惠,开发社区,撰写“震惊”的标题。

并且那些网站将网页的各个板块给予了定义:比如大学生、求医问药、运动、财经等,目的就是分类做广告,从而得到较为精准的客户,提高招商的成功率。

现在则进入了第三代的画像,李树理解的是运营画像。

这包含了精准营销,用户统计的范畴。

也就是说根据顾客的消费浏览习惯,分析出客户接受教育的水平、家庭情况、收入情况、个人爱好等。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运营,对顾客展开更加精准的营销,获得利润。

李树认为之后的大数据时代是第三代画像的进一步阐述。

到那时候网站可以根据顾客的行为偏好来进行分析,会通过数据来得出你有多大的概率需要什么商品,提高成功率。

比如说顾客在任何一家网站上搜索“水笔”,点开几个网页浏览后,顾客会发现,你手机上的app给你推的消息大多都是和文具尤其是笔有关的。

如果该顾客从某网站或者app下单后,那这些消息会少了很多,但那些诸如“笔记本”、“笔芯”等的消息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