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侯东浩家里出来,李树还是晕乎乎的,不是他喝多了,而是侯东浩的一番言辞对他的冲击很大。
不过还好,侯东浩让张恒辉问一下阳水的连明宇的事情,算是关注了。
果不其然,一周后,连明宇正式去源东履新了,而李树却跑到了京城,向雒老爷子请教了。
在京城呆了一星期,李树就重新回到了黄源,回来后的第一时间,他就组织了公司的高层开了个会。
在会上,他宣布了几件事情。
首先是继续扩大洞山酒的产量,等第三期厂房建成后,就择地建设第四期,争取在今年冬天达到年产量五万吨!
这是为了能应对随之而来的低端白酒市场。
这次去京城,雒老爷子带着他去见了几位老专家,据他们分析,国内白酒行业的混战将集中在终端酒上,并且目前市面上那几款低端酒因其品质和定位问题,其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很有可能会逐年下滑。
这让李树回忆起了前世,在2013年开始,那几款低端浓香型酒的销量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2015年之后,好几款以前风靡一时的低端白酒在市场上都消失了。
随之而来的是清香型低端白酒的流行,其中的一款出现了年销十四亿瓶的奇迹,销售量突破七十万吨!
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品质稳定,二是定位独特,三是持续营销。
品质稳定能培养大批的消费者。
定位上则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低端酒,但售价却是低端酒的价格,极为亲民,这样就让顾客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
营销上则敢于投入,打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并逐渐成为一种酒的代表,人们一提起这类酒,总会想起这款酒。
而洞山酒的优势在于定位和包装,口感和品质也不比中端酒差,所以能吸引到年轻的消费者,李树扩大产量的目的就是面对全国的年轻消费者,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
同时,国内的高端白酒都被那几家把持着,很长时间内,自己是没办法和其竞争的,所以,占据低端市场就成了他的主要目标。
以中端的产品打低端市场,然后培养自己的高端客户则是他的策略。
和扩大洞山酒产量相配套的就是周边环节,他让李林去收购一家玻璃瓶生产企业,一家纸箱生产企业,以后洞山酒的瓶子、洞山酒和菊花制品的纸箱自己生产,这样能降低一些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第二件事情就是继续扩大红叶菊花制品的产量,同时开发不同规格、适用于不同人群的菊花膏,将菊花膏做为主要产品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