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渐转凉,饮料和啤酒的销量一点一点的下滑,饮料从最高峰一天接近四千件慢慢回落,现在一天的出货量已经不到三千件了,啤酒也是一样,不过这都是在李树的预料中。
牯牛牛奶的销量不错,很多店也都愿意推。
这也是有原因的,其他品牌虽然也有经销商,但他们却没有返点,只是挣个差价,整天是给各个店施压,让流通店多要点货。
而李树这里则不一样,你要三两件我就送,还能享受十送一的活动政策。
并且如果算上十送一,比其他的利润还高上块儿八毛的,再加上这半年大家处的关系都不错,所以店里才愿意推牯牛的,他们推了,销量就一点一点的上去了。
牯牛是个大品牌,顾客的反响也不错,同时很少有指定要什么品牌的顾客,所以,那些位置好,客人多的店不再一点一点的要货了,也开始十件二十件的要了起来。
自从李树给周旺夫妇说过搞个特价区后,这两口子就上了心。
最近连锁店的生意进入了平缓期,每个门店一天的营业员在两千元左右,毛利润为三百元左右,除去水电、人工、房租、损耗等费用,一天的利润大概在八十元左右。
十一家店的日利润大概为九百块钱左右,就是除去李树的百分之三十,两口子一天挣六百多块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不过刘璐璐还是不太满意,她认为,每个店的潜力还能继续挖掘,同时,正在寻找地方准备开新店。
李树借给了店里十万并送来了一批价值五万多的货,现在还欠着他十五万三,但李树不着急要,她也就不慌着给。
就在这时,李树给他们说了弄特价区,销售临期货的思路。
“对啊,很多货物经销商都调换走了,但他们不可能给扔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卖临期货,就看他们给什么价格了。”
周旺夫妇俩当即开始找供货商,咨询临期货的事情,当然,他们也不是盲目的找,而是专找那几个大品牌的和顾客接受度高的产品。
因为大品牌和小品牌的一个区别就是正规一些。
小品牌的商品临期回收过去后,人们会用洗甲水,也就是丙酮将生产日期擦拭掉,然后打上新日期重新出库。
而大品牌会收回来,能在保质期结束之前处理掉的话就处理掉,处理不掉的话回收到厂家销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