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叶知风的质问,摊主搓着手干笑着说道:“我说了,这和正常的走眼并不一样嘛,当然,我也知道这事不合规矩,不过你们放心,我会赔偿你们的损失的。”
叶知风说道:“那我要是不同意呢?”
摊主无奈地说道:“这位小哥,我觉得能和平解决最好,如果不行的话,我也只能上法院去告了,但咱是生意人,当然是和气生财了,我相信你们也不想这么麻烦吧。”
“那你就去告呗。”叶知风冷笑连连。
摊主朝叶知风拱了拱手,说道:“不是我威胁你们啊,我这也是没办法,上有老下有小,想要赚点钱真的不容易啊,还要麻烦你们行行好,权当行善积德了。另外,法律上可不会讲行规,如果你们不信的话,我给你们说个真人真事……”
接下来,摊主给叶知风说了件事情,说是他一位朋友去农村收货,从一个姓张的老汉那里收了一只五彩大罐,当时只花了六十块钱。
摊主朋友抱着东西回去后,正好当地有电视鉴宝活动,他就去参加了,结果行家指出这是一把明代宣德时期的真品,给出了近20万元的价。
事有凑巧,这天晚上,张老汉看电视,正好看到摊主朋友让专家鉴定的那一幕,当时他就傻眼了,这不正好就是他家的那只罐子吗?
看完电视后,张老汉夜里怎么也睡不着觉,越想越后悔。第二天,他和电视台取得了联系,打听到摊主朋友的家庭地址,就去要回那只罐子。
但摊主的朋友哪会同意,于是双方不欢而散,张老汉讨要未果,就把摊主朋友告上了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在交易过程中,虽然原被告当事人是平等、自愿的,但是由于张老汉不懂得祖上留下来的五彩大罐是一个古董,对标的物的价值估计有严重偏差,如果维护该交易,就会造成双方当事人利益格局的严重倾斜。
最后,按照相关的法律,交易撤销,摊主的朋友需要把那只大罐还给张老汉。
还别说,摊主说的这件事情还被搬到了古玩论坛,叶知风以前也看到过,而且还参与过讨论,并且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般来说,正常交易情况下发生的捡漏与被捡漏是没有法律风险的,但特殊情况下是有风险的。
比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将漏品出售给他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返还;不知道藏品有重大价值而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给他人,出售方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行为;来源不合法的藏品,如偷窃、盗墓等,低价出售给他人,物品为赃物,交易无效,追赃处理。
所以,被人捡了大漏,也确实有可能把东西追回来,但这事一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