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其实不假,赵禾的确是有些累。
金瑶虽然是已经将消息发出去,让各地的国营米铺开仓放粮,但她要做的不仅仅是沿途去做一根在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针,同时她还要琢磨若是接下来仍旧没有雨水,究竟要怎么办。
这水利方面她算不上行家,对于以后要怎么做,她坐在马车上也没有忘记琢磨。
赵禾在忙活的同时,她在离宫前安排的宫妃们,这时候一个个也相当忙碌。
前朝不论什么时候后宫的女人都一个比一个能扯头花,斗嘴都能来个排列组合,但如今后宫中的这些嫔妃,却是再也不见为了一个男人争宠,而是在赵禾无意间的“□□”下,变得忧国忧民了起来。
在赵禾离开后不久,嫔妃们联系着自己娘家,好说歹说,就只有一个要求,让家里人高价买粮食然后平价卖给百姓。
这提议听起来真是太荒唐,就在众世家官员以为不可能真有人这么蠢地做这种事时,偏偏有人做了,还做得大张旗鼓。
沈眉烟本来就是沈必安排在宫里的人,沈必一听说这是赵禾的要求,二话不说,就直接动了府中的银两,到处收购粮食。为了避免混乱,沈必干脆直接让人将粮食送到了国营铺子里。
而国营铺子的掌柜也相当精明,当即就找人立了一块牌匾,在上面注明着上京沈家捐助多少多少石粮食。
如今京城里,就只有国营米铺前有长队排起,来往的百姓都能看见这块牌匾,一时间,上京中夸赞沈家仁义的百姓只多不少。
沈必开了个头,肯定就有家底丰厚的世家坐不住。若是沈必什么都没有做,大家都还能跟平常一样。但沈必动了,而且国营字号的店铺真是太多,第二天沈家捐粮食的消息,就出现在了大昭各个国营字号铺子的牌匾上,这才是真正的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