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又一茬

那一年1977 海州侯 1179 字 2022-09-05

听着姜斌的讲述,众人瞬间来了兴致,彷佛像时要飞出笼子的鸟,一样跃跃欲试。

姜斌稍稍停顿,有接着说道,“到美国是自由了,没人管你了,但也没人关心你了。”

姜斌的话一下子浇灭大家的燥热的心情,让众人有些患得患失起来,确实如他所说,未来就得全靠个人了。

“美国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是有重量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住的。”这句话,姜斌本不想说,但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庞,他还是希望他们懂得早些。

“这些东西,大家有的是时间去慢慢体会。除了这些以外,大家还有最紧迫的一件事情就是‘钱’,……”

一提起这个字,众人一阵愁眉苦脸,他们早有所知,在美国居住大不易啊!

“大家,如果想要兼职,可以找我!”

撂下这一句点睛之笔之后,姜斌直接拿出了留学生名单细细研究起来,他发现与前些年有些不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公派留学生,而是出现了三个自费的留学生。

这也算是某种开端,当国内外差距不断传播的时候,出国也变成一种渴望。于是,留学不断地演变,从公派开始,到自费留学,将来还会到非传统意义上地“留学”。

即“留学”变成了出国地手段,争取留学的方式也会变得丰富起来。官员们学会了运用手里的权力;名人们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关系;明星们学会了利用名声和脸蛋。平头百姓们,亦各有奇招:有人走取捷径,海外征婚;有人豁出性命,冒险偷渡。

同时,留学的内涵也将会扩展。有人一边学着外语,一边苦练着颠勺之类的烹饪技术,以期在国外能永立于不败之地;也有人以学为辅,专练气功,希望有朝一日,能隔岸发功,普渡老外。

这种“出国潮”的骤然兴起,虽有人看不惯,但姜斌却是有些期待的,因为从这种挤破脑袋的行动中,他看到了中国人正在摆脱身上的“惰性”,重新具有活力。

一个家族中,如果子女们没有出息,一定会都守在家里,为了一点遗产打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相反,子女如果有出息,一定会走出家门,开创自己的事业。

但走出去的同时,姜斌也期盼着众人的回归。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