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情况来看,排名全球前三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煤炭产量较2022年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增幅超10%;虽然美国、俄罗斯、南非、哈萨克斯坦、德国的产量规模不小,但较2022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国的降幅最大,达21.8%。
煤炭,常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三者的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在冶金和化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原料角色。煤炭的形成经历了植物残骸埋藏于地层后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初期的生物化学作用主导下的细茵分解将植物残骸转变为泥炭,随后泥炭通过堆积和成岩作用演变为褐煤,褐煤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转化为烟煤,最终烟煤在持续的变质过程中生成无烟煤。
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企业对煤炭企业的投资和融资预计将持续受限,也影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2023年,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有企业占43家,占比86%,其中中央企业7家,占比14%,地方国企36家,占比72%。
中国煤炭企业以国企为主,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在碳中和到来之前,预计煤炭行业的前瞻性政策将陆续出台,如继续兼并重组,推进资产证券化等,为煤炭企业创造转型机会。通过数轮并购重组后,煤炭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规模化效应已取得一定成就。
中国煤炭行业产业链涵盖了从生产设备供应到煤炭开采及加工再到终端使用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成熟且复杂的系统。这个产业链分为三个主要环节:上游的生产设备供应、中游的煤炭开采及加工、以及下游的运输和需求。
在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参与者为煤炭生产设备供应方,这包括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商和煤矿机械设备制造商。这些供应商提供了煤炭开采必需的各类工具和机械,其中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商专注于生产工业炸药、雷管及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开采中的巷道掘进及土石方剥离工程。由于这些产品涉及到国家安全,其生产和运输受到严格监管,使得行业呈现出区域性垄断的特征。相比之下,煤矿机械设备制造商则生产煤矿专用的大型机械如矿用卡车、挖掘机等,这些设备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还广泛应用于全球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领域。
中游环节是煤炭行业的核心,包括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等活动。煤炭从矿井中开采出来后,通常需经过一系列洗选过程以除去杂质,以达到不同行业的使用标准。这一环节的企业不仅拥有煤炭生产技术,还直接控制着煤炭的质量和供应量。
在产业链的下游,煤炭的运输和需求则展现了该行业的地理和经济特征。由于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主要的运输模式包括铁路和水路运输,形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运输格局。需求方面,煤炭主要被用于电力、钢铁、建材等重工业领域,其中电力行业是最大的消费者。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和经济周期直接影响着煤炭的价格和需求。
煤炭行业的特点是其明显的周期性,这不仅与宏观经济和行业投资紧密相关,还与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煤炭价格和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开工状态和增产决策,进一步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水平。
说完煤炭,再聊聊有色金属,米云持仓的有色票不多,包钢股份可以忽略,持仓十年有余了,说多了都是泪,以前盈利不少,结果近一年多还有大半年处于亏损状态,格林美持仓过一两年,算米云持仓比较短的票,小幅盈利出局,铜陵有色持仓也是两三年左右,盈利了一点点,不到一倍的利润空间,至于还有没有其他有色票,米云记不得了。今年以来黄金上涨不少,米云本来想买点黄金票的,可一想黄金票是防御品种,就连黄金ETF都没兴趣了,主要是没想到今年有半年的弱势震荡行情,还是没有先进之明,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的事米云不屑于做,错了就错了,认知不到,就赚不了认知以内的钱。
米云有一个坏习惯,只持仓过几个月的票,米云都不会提及,白银有色不记得短暂持有过没有,曾经有想持股白银有色,和中信国安的持股逻辑一样,都是低价重组概念股,可惜最后被中信国安这支票伤了心,两个账户都买过,后来由于经济能力不行,最后都小幅盈利就清仓出局了,看着它变ST,又去掉ST,最后还是没有坚持到最后,实在生活太艰难了,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只能忍痛割爱贱卖,米云只要入手一只票,没有持仓五年以上,原则性是不会卖的,不拿几年免费的分红派息不放手,除非达到五倍以上的利润空间才可能考虑清仓,日常都是常年高抛低吸波段差价操作,成本负几块都可以,留在场上的都是利润,本金仓位出局。
2024年9月19日,美联储时隔4年重启降息,美元走弱预期下,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有望走强。有色金属指数成份股中,洛阳钼业大涨6.23%,北方铜业、中国铝业、神火股份等均涨超5%。有色金属ETF市场热度较高,溢价交易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