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照得刘氏眉眼温婉,她听闻顾淮之说瑞雪兆丰年,憧憬着来年继续有个好收成,能够多攒一点银钱,日后做点小买卖,他不用整日里在山里打猎,害怕他会遇见危险。顾淮之能够静心念书,不必为赶考的盘缠忧心。
她大约是开心,那一晚说了很多,就连顾淮之日后高中了,就该要娶妻,家里会有一点薄产,这样可以多给一点聘礼,给新娘子做面子,叫江家知道顾家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不会因为顾淮之前途光明,便会瞧不起江觅雪。
他们看中了,外人就不会说新娘子高攀的闲话。
顾淮之幽幽地说一句:“若是我考砸了呢?”
刘氏被噎住,干瞪着他,立即让他呸几声,连说童言无忌。
顾淮之自然没有照做,反而颇为无语的喝了一口酒。
刘氏对他的不满增加了一倍:“你小小年纪就喝酒,今日是除夕,我不骂你,罚你不许吃香煎芋头。”
顾淮之眼睛微微睁大了一点,盯着锅里兹啦兹啦响,冒着香气的芋头,好一会儿,转开脸呸了几声。
刘氏登时笑得开怀,给他铲了好大一块芋头。
他静静地听着,看着母子俩斗嘴,心里被暖意填满。觉得她想得太长远,但是氛围太好了,他也忍不住构想了她描绘的日子,觉得格外有盼头。
可惜往后的日子,没有如刘氏构想的那样发展。
他离开了母子几个,在别国做了将军,其他女人在他身边享福。
刘氏没有开一间铺子,日子穷困潦倒,承受“丧夫”之后,继而又遭受小儿子夭折的痛苦。
顾淮之没有高中,也没有娶江觅雪,而是娶了官家大小姐。
顾青松不禁想起苏晚让宫婢传来的两句话,像是喝了黄连水一般,苦涩的滋味从嘴里一直蔓延到心底。
回顾了在杏花村的前半生,天色微微亮了,顾青松去沐浴,换一身朝服去上早朝,准备找顾淮之好好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