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内阁首辅极为的顽固,为与摄政王抗争,告老还乡。
大周律例,继承大统者,立长不立嫡。
顾景云是要推翻太子,以他的迂腐固执,又怎么肯教?
顾淮之沉默,当初师兄请苏晚做说客,在师长寿宴时出席服个软。苏晚提前进京,顾淮之独身去给师长祝寿。
师兄满面愁容地告诉他:“师长有要事提前离开西河镇,他唯一的心愿,便是望你走正途。他听闻你参加乡试,特别的高兴。”
顾淮之没有说话。
林院长拍一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不负师恩,不负己。”
顾淮之从回忆中挣脱出来,正是因为顾景云的身份特殊,择选夫子一事,便要格外的慎重。
师长是他的先生,收了顾景云做关门弟子,即便是引起旁人的注目,有他这一层身份在倒是不会让人多想。
若是请别的大儒,难免引人注目。
顾淮之低声道:“师长并非固执己见之人。”
摄政王权势在握,翻云覆雨,顾淮之认他做义父,顾淮之的前程,他早已安排妥当。
可顾淮之却参加科举,摄政王虽然不能理解,却隐约知道他为何要这般做。
某种程度上,顾淮之与江老相似。
一样的固执己见。
“随你,最迟来年初夏,景云入东宫。”摄政王喉咙发痒,咳嗽声剧烈,喉间涌上一股腥甜,他掏出帕子抹了嘴,收进袖子里:“你去叫罗成进来。”
顾淮之神色凛然,他对血腥味格外的敏锐,视线扫过摄政王苍白的唇色,便知他病得严重,才会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景云推上那个位置。
他心情沉重的离开内室。
——
苏晚从屋子里走出来,就看见罗成在院门口来回踱步。
她挑了一下眉梢,迈步过去:“摄政王不肯见我?他要见的是顾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