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心中明月终相抱

北唐的天空,像是被岁月晕染过的水墨画,悠远而深沉。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繁华喧嚣。在朱雀大街旁的一处幽静宅院里,住着年轻的诗人李贤。他自幼饱读诗书,才情出众,年纪轻轻便在长安的文人雅士间崭露头角,诗作常常被人传颂。

杨婵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外罩着轻薄的蝉翼纱,发丝间插着一支简约的碧玉簪,只带了一个贴身丫鬟,走出了杨府的大门。她本是想去城郊的清风庵,为家中长辈祈福。杨婵生性善良,又极重孝道,尽管这烈日炎炎,也未能阻挡她的脚步。

一路上,杨婵看着街边熟悉的景象,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贤。自从两人相识以来,那些一起漫步在长安街头、在河畔吟诗作画的美好时光,总是时不时地在她脑海中浮现。想到李贤,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

不知不觉,杨婵主仆二人已经走到了城郊。这里的道路渐渐变得狭窄,行人也愈发稀少。就在她们快要到达清风庵时,突然,从路边的草丛中窜出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为首的一个满脸横肉,目光中透着一股凶狠与贪婪,他咧着嘴,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笑着说道:“小娘子,长得可真标致啊,这是要去哪儿啊?”

杨婵心中一惊,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紧紧地拉住丫鬟的手,说道:“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

那流氓头子哈哈一笑,说道:“小娘子,别害怕,我们兄弟几个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看你这一身打扮,想必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不如跟我们走,保准你吃香的喝辣的。” 说着,他便伸出手,想要去抓杨婵。

杨婵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连忙侧身躲开,大声喊道:“你们休要放肆!我乃杨府之人,若是你们敢动我,我爹爹定不会放过你们!”

那几个流氓听了,不但没有害怕,反而笑得更加张狂。其中一个瘦子阴阳怪气地说道:“杨府又怎样?这荒郊野外的,就算你喊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杨婵心中懊悔不已,后悔自己不该独自出门,还带了这么少的人。她一边警惕地看着那几个流氓,一边悄悄地给丫鬟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找机会逃跑去报信。

丫鬟心领神会,突然用力挣脱了杨婵的手,转身就跑。那流氓头子见状,立刻朝旁边的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追了上去。不一会儿,就听到丫鬟的一声惨叫,随后便没了动静。

杨婵心中一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如今只能靠自己了。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你们这些恶徒,今日若是敢对我无礼,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那流氓头子被杨婵的强硬态度激怒了,他恶狠狠地说道:“小娘子,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说着,他便带着其他几个流氓,一步步地朝杨婵逼近。

杨婵吓得浑身发抖,但她依然没有退缩。她紧紧地握着拳头,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有人来救她。就在那几个流氓快要靠近她的时候,突然,一声大喝传来:“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欺负良家妇女,你们眼中还有没有王法!”

杨婵心中一喜,抬头望去,只见李贤骑着一匹快马,正朝着这边赶来。他的手中还握着一把长剑,剑身上闪烁着寒光。

原来,李贤今日恰好也在城郊访友,回来的路上听到了杨婵的呼喊声。他心中一惊,立刻朝着声音的来源处赶来。

那几个流氓看到李贤突然出现,心中也有些害怕。但他们仗着人多,并没有退缩。那流氓头子喊道:“小子,别多管闲事,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李贤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这些恶徒,今日我定不会放过你们!” 说着,他便从马上跳了下来,手持长剑,朝着那几个流氓冲了过去。

李贤自幼习武,剑术高超。他的剑法凌厉,每一招都带着呼呼的风声。那几个流氓虽然人多,但在李贤的攻击下,很快就露出了败象。他们纷纷后退,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那流氓头子见势不妙,想要逃跑。李贤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剑抵住了他的脖子,说道:“想跑?没那么容易!”

那流氓头子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求饶道:“公子饶命,公子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今日暂且饶你们一命,若是再让我碰到你们为非作歹,定不轻饶!” 说着,他收起了剑,一脚将那流氓头子踢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