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也是一脸的黑云,今天的事情,肯定要背锅的,是他随口说礼部别掺和,尽管特指了这一次,但皇帝不管啊。
梁道远突然呵呵一笑:“都散了吧,还要去吏部看看,哪个官员合适接手袁清和的位子。”
潘季驯听了手抓茶杯,差点就飞过去砸梁道远头上,最终还是忍下来了。
不用问,吏部推荐接任吏部郎中的人,一定是出身事功派。梁道远要不能给这个黑锅让潘季驯戴稳了,他都别混了。
潘季驯突然觉得,在内阁混,还真不如去修河来的清爽。
天津这边,贾琏接到消息也是懵圈的,袁清和被弄回去事小,今后鸿胪寺属于一个绝对独立,对陛下负责,接受督察院监督的部门。
说起来权利是大了一些,但责任也大了很多,出错少了一个甩锅的对象。
无论如何,鸿胪寺上下一片欢声笑语,谁也不喜欢头上多个爹对吧。
能有这么一个结果,鸿胪寺上下都认为要好好的感谢贾琏,没有贾大人这趟差事,这矛盾也不会暴露出来,并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少了礼部的掣肘,事情的推进自然加速,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使团解除隔离,启程往京城而去。
天津到通州,道路修的很不错,维护的也比较好,算是本朝比较高水准的道路了。
通衢大道一路往北时,华北平原上官道平直,行进间能看见不远处运河上的片片白帆,又或是桅杆林立,纤夫的号子很有节奏。
“听说这条运河存在一千多年了?”特意骑马而不是坐车,跟着贾琏一起走的亨利,主动找借口搭话。
贾琏摇摇头:“大运河存在确实有差不多一千年了,但是眼前这一段,应该只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亨利听了同样很震撼道:“这在中世纪欧洲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贾琏笑了笑,并没有嘲讽的意思,而是很客观的回答:“欧洲的大河南北走向居多,华夏大河东西走向为主,这是客观上的地理条件。其次,欧洲邦国林立,很难形成合力,华夏自秦朝开启了大一统,绵延至今,政治上存在需要,也具备形成合力的客观条件。不可混为一谈!”
其实贾琏想批评一下教廷有能力号召十字军东征,却没有把号召力用在民生工程上,修几条路,架几座桥都是好的嘛。想想觉得话题太敏感,还是放弃了,只是浅浅而谈。东西方的文化有根本性的差异,很多事情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
这么说吧,西方文化的根基是古罗马和基督教,很多事情只要代入这两套公式,往往都能理解的八九不离十。当然,前提是了解二者。
相比之下,绝地通天之后,天上的归天上,人间的归人间,世俗化政权主导的华夏文明,人间的君主有权封神。
仔细想想,是不是差别很大?放在西方是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两边的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猜《封神榜》这本书,西方人看了要爆炸。
神居然也是有编制的,西方人的脑回路很难理解的。找不到模板来套!
只能说,农耕文明时代,大一统是最优解。
“贾琏阁下,请问您对英吉利的议会制度有何看法?”亨利不是没话找话,而是真的很想知道,贾琏的真实想法,并且通过他了解其他人。
可惜,亨利找错对象了,贾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人。
不过贾琏也没有忽悠他,而是稍稍沉默之后才开口:“亨利勋爵,我个人是个实用主义者,涉及到制度问题,我的观点是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是不是契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制度。从这个角度出发,议会制让英吉利变得强大,君主制让华夏雄踞东方。难分伯仲吧!”
亨利觉得自己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华夏人的思维太灵活了,他有点跟不上。
“贵国有内阁,却没有议会,太矛盾了。”亨利觉得理解不能,随口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