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郝融却并未理会二人的眼神,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沈川的回答。
沈川闻言,先是一施礼,然后有些迟疑地说道:
“弟子领命,可弟子不善舞文弄墨,前辈可否容弟子思量一二?”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谦逊。
郝融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你慢慢想,我们不急。”
良久,沈川终于对三名考官一拱手,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弟子才疏学浅,附庸风雅,斗胆写一首。”
见三名考官都对自己点了点头,沈川才缓缓开口,吟出了那首关于“凌云”的诗词:
“拏云志在九霄间,风雨无阻勇登攀。
他日若随凌云愿,笑看山河万里天。”
诗词一出,大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古红袖、郝融以及刘姓老者纷纷点头称赞,眼中闪烁着对沈川更加赞赏的光芒。
郝融这时候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与和蔼,
“杨飞,你小考已通过,现在拿出你的凌云书院令牌,我们三人会在你的令牌上标注你小考的成绩。”
沈川闻言,心中一喜,急忙从怀中掏出那枚代表着凌云书院弟子身份的令牌,小心翼翼地托在手中,仿佛那是他最珍贵的宝物。
郝融单手一招,令牌便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稳稳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他仔细端详了片刻,然后单手一点,令牌上便留下了一个醒目的‘优’字,代表着沈川小考的优异成绩。
紧接着,郝融随手把令牌递给了刘姓老者。
刘姓老者接过令牌,同样仔细地看了看,然后也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留下了一个‘优’字,眼中闪烁着对沈川的赞赏。
最后,令牌传到了古红袖的手中。
她轻抚着令牌,回想起当年沈川在绝命台上的表现,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然后,她也在令牌上留下了一个优字,三个‘优’字在令牌上熠熠生辉,仿佛是对沈川实力的最好证明。
就这样,沈川圆满结束了自己在凌云书院二十年的小考。
他接过郝融抛回的令牌,郝融还代表书院给了他一个储物手镯,以示对他小考成绩优异的奖励。
沈川拿着令牌和手镯,恭敬地退出大殿,然后身形一闪,便返回了自己的洞府。